死的人与幽州方面没有直接关系,但从人头上的种种特征可以轻易辨认出,死的,都是草原人!与草原关系紧密的幽州众人,难免有种兔死狐悲的感觉,更是令他们既惊且惧。
“现在是冬天,还不要紧,等过些日子,建城的工作缓一缓,我家主公会命人在这座京观上覆上土,将其建筑成半永久性的景观,供后人凭吊……”
唯一神色自若的,就只有李校尉了,他面带微笑,像是后世的职业导游似的,对得胜山的由来和意义做着极为详细的说明。
“各位请看,在山顶上的那个,就是袁绍的人头,他勾结胡虏,入寇中原,是整个华夏的敌人,所以,不但要让他成为京观之中唯一的非胡人,而且还要立碑山下,以彰其事。”
说着,李十一往山脚下旁的一块石碑上一指,众人木然转头,正见那石碑上刻着两排大字:“大汉骠骑军尽诛两万胡骑并汉奸袁绍于此,以儆效尤!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碑上的文字也不知是用什么书写的,呈现出来的是一种动人心魄的血红色,联想到这庞大的京观,一股沛然莫当的杀气,扑面而来。
看着刘虞灰败的脸色,幽州众将恼羞成怒般的神情,校尉李十一脸上的微笑,程昱心中突然泛起一个疑问:刘虞这个盟友,真能指望得上吗?欺软怕硬的胡虏,真的敢为了刘虞火中取栗,和王羽这个恐怖的屠夫对上吗?
他不知道答案,只有一颗心在不断的下沉。
第478章 徐州之乱
程昱想的不错,在见识过青州军的军威,又看到阎象之后,陈珪的确转移了重心。
等程昱一走,这二人就迫不及待的进了中军帐,当着王羽的面,互相指责起来,都说让王羽来主持公道。两人争执的重点,正是彭城的归属。
“汉瑜先生,某敬你家世、名声,故而以礼相待,你总得投桃报李,拿出点诚意出来。当日徐州外有曹兵犯境,内有薛礼、笮融作乱,琅琊的泰山贼同样虎视眈眈,内忧外患,正在风雨飘摇之时。是谁解了徐州的危局?是我家主公!”
阎象义愤填膺的大声质问着:“我淮南军出兵北上,是从戏志才和曹纯手中夺取了彭城!我军出兵出粮,难道就是为了陶公的一声谢吗?现在徐州由危转安,你却空口白话,就来讨要,天下如何就有这般道理?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陈珪也不是普通人,当然不会被阎象大声嚷嚷几句就给震住了,他据理力争道:“阎主簿,青、徐、淮南分属同盟,守望相助算是本分,哪有一家出兵入境助战,就须得割让土地相酬的道理?如果都以此而论,那各家的疆界岂不形同虚设?盟友互相侵吞,又与当日袁绍主导的关东联盟有何不同?”
“分属同盟就当守望相助?出兵相救,就是白救?”阎象冷笑连连:“照汉瑜先生的道理,每个人都只为他人着想,只管付出,不求回报,这乱世早就结束了,不,应该说根本就不会变成乱世才对!世上岂有先生说的这种人?”
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温暖的人间?这位阎象同学还真能扯,难怪袁术这么器重他呢。王羽肚里好笑,汉朝有没有这种人咱不知道,但在后世的确是有的,他叫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