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刺史?那可不是什么小官,大汉一共才十三个州,一州刺史本来就很夸张了,何况还是兖州!这么个官职,就这么轻飘飘的甩给自己这个降将了?真是太让人意外了。
稍过片刻,想到济北国的现状,徐和倒是有些明白了王羽的用意。
从青州败走的黄巾军,有不少人正盘踞在济北,一年以来,有些人在劫掠过程中,被周边势力消灭了;也有些人受到了周边实力的邀请,投靠了过去;还余下不少只能艰难求存的,徐和自己虽然没扩张势力的打算,但时不时的也会接济一下昔日的同伴。
徐和不知道自己先前的举动有没有落在王羽的眼中,但青州方面却始终未加干涉。现在想来,徐和只觉身上一阵战栗,如果说,王羽明明知道,却始终不加以干涉,就是为了今天……那对方的心机之深沉,谋算之长远、精准,就实在太恐怖了!
下一刻,耳边传来王羽清朗的声音,只听他淡淡的说着:“匪性最重,贼性最强的那些人应该已经都不在了,剩下的人,无论是想继续在刀口上吃饭,还是打算老老实实过日子,亦或打算从军,却不喜受军纪约束,本将都有去处安排他们,所以,济北问题应该不难解决。”
“属下明白。”徐和下定了决心,无论用什么方法,也得劝服昔日的同伴。
在主公这样的人眼皮子底下逍遥,除非有对方的默许,否则根本就不现实。现在,主公把目光投向了济北,摆在众人面前的路,自然也只有他说的那几条了。
想脱轨?那是相当危险的!
第452章 战场之外
解决了徐和的问题,天色已经全黑了。
王羽捏了捏眉心,觉得一阵疲累。这主公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干得了的啊,整天不用干别的,光是见见人,交代交代事情,一天没怎么样的,就过完了。唉,真怀念后世的视频会议啊。
这还是刚打完仗,消息还没传开。等消息传来,自己要见的就不止属下了,各方势力的使者肯定也是络绎不绝,试探的,示好的,质问的——琅琊那边开打之后,徐州的使者肯定会来,到时候必定又是一番唇枪舌剑。
真不是一般的麻烦啊。
王羽竖起手指,在额头上敲了敲,琢磨着手下外交方面的人才毕竟还是有点少。孔融和祢衡的组合有些两极分化了,孔融太软,祢衡太硬,前者出手,很容易弱了势头,后者出马,那就是根本不留转圜的余地,只能你死我活的打一场了。
之前青州的实力有限,相关的势力也不多,现在势力大涨,外交方面的事务肯定会暴增,没有长袖善舞的人才可不行,王羽可不想将今后的时间,都用在和各路诸侯勾心斗角上。
这方面的人才,他其实已经有了确切的目标,已经责令徐庶重点搜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