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页

徐州的隐患令王羽如有芒刺在背,借助地利之便,徐州方面想给自己捣乱的话,办法实在太多了。

要知道,陈家父子可是不亚于袁绍的阴谋家!正面的压力已经足够大了,兖州也有不稳的迹象,再被这俩人暗中窥视,这仗就彻底没法打了。

还好,徐州终于有行动了。

徐州使者是个长得颇为儒雅的中年人,尽管只是进门施礼,但雍容之气尽显,显然出自于大富之家。

等这人一开口,王羽更是听到了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心中那块大石总算是落了地。

“徐州别驾从事糜竺,参见君侯……”

糜竺,徐州最出名的名臣之一。

与陈登父子不同,糜家是没什么政治地位的商人,虽然很有钱,也算是豪强,但跟真正的世家根本没法比。

王羽曾向陶谦问及此人,陶谦坦言,他征辟糜竺,一方面是为了平衡州内的势力,另一方面,纯粹是为了钱粮。

来的既然是他,陶谦要释放出的无疑是善意。

“泰山、徐州互为同盟,君侯用兵青州,徐州本当戮力相助,怎奈境内事故频发,陶使君也是无暇分身。今特遣竺到此,一来为了拜会君侯,聊补未及接风之憾,二来也是送上粟米十万斛,略尽绵薄之力。”

糜竺表达的意思跟田楷差不多,只是两边的做派和风格却是大相径庭。

都是境内有事,田楷坦言与刘虞之争,糜竺却是一笔带过,完全没有要详细说明的意思;幽州派的是援军,徐州送的是粮食。

幽州表达的是要并肩作战,祸福与共的意图;徐州则像是尽尽人事,然后就两不相干的意思。

诸多念头在心头一闪而过,待糜竺淡然说完,王羽热情洋溢的迎了上去:“羽久仰子仲先生大名,原本以为要等到青州事了,去徐州登门拜会,方得一见,不想今日得见尊颜,幸何如哉?”

“君侯……知竺之名?”糜竺被王羽搞了个措手不及,他在徐州有些名望,不过是在生意圈当中,出了徐州,恐怕也只有些行脚商知道他了,谁想到王羽居然摆出了这么热情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