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那人是马永贞,他的伤好得差不多了,不过,脸色还有些枯黄,看上去颇为憔悴,他和许文强相互点点头,然后,在许文强的身旁坐下。
后面那人头上戴着一个宽沿礼帽,帽檐压得很低,让人难以看清他的面目,就连他坐下了,也没有把帽子取下来。
墙上的挂钟响了起来,声音洪亮,一连响了四下。
第一百四十九章 尾声
五月十九日,上午十点,上海外滩码头。
一声长鸣,洛基山远洋客轮缓缓离开码头,在四层舱房的甲板上,许文强手扶着栏杆望着离自己越来越远的上海,心中百感交集。
他的思绪回到了一个月前,从那时到现在,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发生了许多事情。
一个月前,在沪军与浙军相对峙的时候,事先得到他命令潜伏在杭州的丁力做了一件事情,绑架了浙江督军卢永锡的独生儿子卢小嘉,也就是那个命人刺伤马永贞的家伙。
卢永锡得信之后,无心再留在前线,一个人带着亲兵连回到了杭州,就在进城的那个时候,卢永锡的部队遭到了伏击,全军覆没,卢永锡也死在了机关枪的扫射之下。
暗杀者来自杭州的留守部队,负责人正是卢永锡的副手张子华,而这件事情幕后的操纵者正是许文强。
两人达成了一个交易,卢永锡死后,许文强支持张子华升任浙江督军,张子华则要把浙军撤回杭州。
接下来的事情很顺利,一切都按照协议来办了,暂留在浙军的东北奉军也和许文强达成了协议,由许文强出资用外国军舰把他们送回了东北。
这一系列的事情发生后,东南震动,许文强顿时声名大盛。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遏制许文强,南京的孙长林和附近几省的督军联合起来,组成联军朝上海进发,大战再次一触即发。
这次可比不得和浙军交战那次,双方的实力实在是太过悬殊了。
把上海打得稀烂不符合列国在华的利益,于是,各国纷纷出面,为双方斡旋,最后达成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