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页

新宋风流[校对版] 银箭 1488 字 2023-03-16

柳清往圆鼓凳子上坐定,两只纤纤玉手搭在秦筝的丝弦上,挽着的彩带飘垂于两旁。她轻轻地勾弹了下,便“铮”的一声,响彻舞台,她翘起嘴角,对这试音颇是满意,微弯的柳目看向戏台下面。

只见下边人满为患,从最近的贵宾席到最后的寻常长板木凳,无一空处,坐满了观众,就连座位外围,都挤塞不堪。而那棵大榕树,高处的树干上,此时亦挤满了眺望的人,下边还有百姓在往上攀爬。

这当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幼,柳清还看到好些番邦之人,贵宾席中便有一个,头上巾冠正中镶着块硕大的翡翠,深目高鼻,满脸富态的,想来便是那个大食商贾卡扎。

饶是她久经锻炼,此时面对着如此之多的观众,也难免有了点点紧张。柳清缓缓地深吸了口气,明眸看看五位裁判一席,淡笑道:“清清要奏的是《高山流水》,献丑了!”

这《高山流水》之曲,有琴筝两种,两者同名异曲,风格却迥然不同,又分有各种地域流派。

而柳清所要奏的,属于浙江筝派。她凝眸看着筝弦,纤指拨动起来,铮摐之声骤响,淙淙潺潺的便似流水淌过,奏不了一会,她便渐入筝境,如同处身于幽静的高山流水之旁,心中那点紧张,早已云消雾散。

论曲乐的造诣,柳清自然是不及绮绮,但她却非是平庸之辈。相反,她在琴筝上的天分,同样不凡,只是有了绮绮这般地琴痴,她的光芒才显得黯淡。

悦耳的铮摐声从戏台飘出,舞动在观众之间,淌进心头。除去那些纯粹看热闹的粗人。稍微晓得曲乐的,都静心聆听。不少人流露出痴醉之色。

翠竹居士闭着双眼,随着音调着捋抚着颔下白须,呢喃道:“妙哉、妙哉,老夫许久没有过这种舒心的感觉了。”

清脆舒缓的曲调渐急,一段颤声便似雨打芭蕉般,叮铮地打进心头。李天纵微敛双目,剑眉慢慢皱起。握着绮绮地手紧了些,心里却无法平静,他进入了柳清的筝境!

为何柳清地筝隐隐透着落寂?这高山流水奏的是知音之情,不该是这般的,难道说柳清觉得自己并没有知音之人?李天纵心头一跳,立时拨云见日般,清晰了柳清的筝意。

筝声越来越快,一波紧接一波。清脆的铮起淙落,李天纵感觉到了那一丝烦忧、那一丝迷茫,蓦然惊醒,原来是她不愿!

这花魁之战,不是她的心意,她根本不想、不愿要这花魁之名。不愿要“掌上舞”这绰号,不愿跳舞!

李天纵想到她那双金莲小足背后的痛苦、泪水,不禁徐徐一叹,明白了那丝烦忧、那丝迷茫,柳清地心很疲倦了,只想能安宁地生活,不用假装欢愉地跳舞。

铮——

筝声突然停下,柳清呆若木鸡地看着眼前的秦筝,筝上的一根丝弦断作两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