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页

化工大唐[校对版] 殷扬 1773 字 2023-03-16

工匠们在挖地基时,地下突然发出耀眼的金光,工匠们不敢再挖,便禀报了唐太宗。唐太宗也觉得不可思议,带着魏征和房玄龄亲临工地,命令继续挖。挖了一阵,出现一物光芒四射,耀人眼睛,原来是一面古铜镜。

这面宝镜高五尺九寸,宽四尺,面若太阳,金光闪闪,背若月亮,清辉可鉴,四周花纹古朴,尘埃不沾。唐太宗不识得,就问房玄龄。房玄龄和魏征推脱一阵,还是魏征开讲,这是一面秦镜,一直珍藏在秦始皇的咸阳宫里。

秦镜特异征在于,若从正面来照,则出现人的倒影。若以手抚胸,则可见人的五脏六腑,影象清晰,纤毫可见。更有一桩特异外,就是此镜能明真伪、辨忠奸。不过,秦始皇只是用秦镜来照宫娥彩女,但有“胆张心动者”,便是异心者,处而斩之。

秦亡以后,刘邦入咸阳,丞相萧何做了一件很有远见的事情,就是在诸将争夺金银财宝时,萧何却把秦国图书、典籍取走,这为汉高祖了解天下大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然,顺带拿走的还有这面秦镜。因而,汉祚得以流传。到了汉末,天下纷乱,秦镜就不见了,不知流落何处,没想到竟是在这里重新找到,唐太宗自然是欢喜了。

魏征向唐太宗祝贺:“今日秦镜出世,大唐江山万古长存!此乃陛下洪福,臣等贺之。”

唐太宗可不这么看,笑道:“朕有一面胜秦镜千倍万倍的宝镜,何须这无用之物。朕之宝镜便是魏征!”

魏征忙辞谢:“微臣何能,敢与秦锐比高下?陛下谬奖!”

唐太宗正色解释:“夫以铜为镜,可以整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爱卿常进谏于朕,使朕得以明得失兴替,难道不是朕的一面高悬的明镜么?为记今日君臣明镜之会,朕特改此永安宫为大明宫!”

这便是大明宫的由来,从此,大明宫之名传遍天下。宫成之后,唐太宗以秦镜为镇宫之宝,使其成为名符其实的“大明”宫。长安士庶间流传“每间都看见龙首塬上的大明宫里大放光明,亮若白昼”。

不过,睿智之君唐太宗并没有搬到大明宫,依旧住在太极宫。直到唐高宗,这才搬到大明宫处理朝政,一直到唐睿宗朝。

没走多久,来到宣政前,只见殿前站着两排全副武装的兵士,个个人高马大,精神抖擞,衣甲鲜明,笔直站在两边,好象木桩一般,一动不动,好象依次进入大殿的群臣不存在似的。

“我就带到这里了。”李隆基冲陈晚荣说一声,一招手,一个军官小跑着过来:“太子有何吩咐?”

李隆基吩咐道:“带他进去。”袍袖一拂,转身离去。

陈晚荣知道李隆基身份特殊,既是太子,又是监国,更重要的是睿宗朝的“三巨头”之一,自然不可能象百官一般入朝等着睿宗上朝,而是另有事务要办。

军官很是惊异的打量一眼陈晚荣,眼里的惊讶之光一闪即隐,淡淡的道:“跟我来!”领着陈晚荣朝宣政殿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