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页

而相比较而言韩信虽然在河北已经征募了二十多万大军,但绝大多数都是赵人和燕人,真正的秦人只有不到四万。若秦国保持强盛,那这些人相比不会有什么问题,可一旦秦军落败,很难想象这些人会不会反正。

当年陈胜起义后天下大乱,最初的起义军还是以农民为主,到后期真正成为叛军中坚力量的反而是秦国在关东各地的戍兵。这些人经过秦军正规的操练,由他们的加入起义军才得以走入正轨,和秦军有了一战之力。

王泾赵无忌虽是良将,张良更是“运筹帷幄之中、决战千里之外的”智囊,可惜他们仍然不是项羽的对手。项羽的突然发力让秦军措手不及,中原战局的实力对比瞬间改变,楚军已经取得了战场上的主公权,兵力更是远胜秦军。反观秦军的形势却不容乐观,虽然仍握有二十多万大军,却被分散在函谷关—荥阳—雒阳一线大大小小十几座城池中,这样容易被楚军集中优势兵力逐个击破。王泾正是看到此处的危机,便向韩信报信求援,希望河北大军早日南下。

但韩信却也有他不得已的苦衷,河北新定,虽重新恢复了十五郡治,但短时间内这些新占之地对秦国的依附感仍然十分脆弱。赵地尚且还好,因为有李左车、张耳、辛剧、赵毅这些声望极高的人物在,赵人倒也对秦国并没有太多的抵触。至于燕地就显得有些棘手了,辽东王韩广逃到东境后,顺手灭掉了当地由商朝王族箕子所建的箕氏侯国,占据此处仍号燕国,一直派兵骚扰辽西边境。韩信只能派张耳为帅,经营辽东之地以灭燕国残余。

更大的心腹之患则在东南部,刘邦逃回齐国后立刻大肆招募新兵,全军又恢复到了战败前的数量,正在大河以南虎视眈眈的与秦军隔河对峙。韩信不得不把主要的兵力集中在黄河以北,防止汉军突然杀入赵境。

正是因为刘邦的存在,极大的掣肘了韩信的南下中原合会的战略意图,刘邦一日不除,秦军在河北的统治就很难确保万无一失。可项羽咄咄逼人的姿态又让韩信不敢在中原掉以轻心,若是中原的主力大军丢了,那就真的是得不偿失了。

所以摆在韩信面前的两种选择,要么以重兵防守大河,他亲自带着一部分精锐南下接掌中原军团;要么先集中兵力消灭掉刘邦,占据齐地后可以直接袭击楚军的后背。但这种方案的难度显然很大,且不说刘邦并非善类,麾下的能臣猛将并不算少,而且他极擅长笼络人心,势力已经不容小觑。

项羽虽然不屑与刘邦这种小人为伍,但也不会愚蠢到这种时候来和汉军开战,所以刘邦毫不犹豫的将布置在南部的周勃大军悉数调集北上,集中全力抵御秦军随时可能的入侵。

齐地虽然以富庶著称,但连年的战乱让将齐国的商业破坏的十分严重,虽说在萧何的梳理下齐地已经有了小治之像,但也不代表齐国就真的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刘邦为了攒够争夺天下的本钱,不惜涸泽而渔,在齐国大肆征兵募粮。萧何本想相劝,却被他一阵大骂给骂了出门。

“老子江山都快没了,还管什么修养民生,我告诉你,那些都是虚的,等老子坐了江山你想怎么折腾都行,现在那还管的上这么多,先把这事堵上。”

萧何被刘邦一番话说的哑口无言,只好沉默的转身离去,尽量的为刘邦善后。

彭越的叛离,夏侯婴的惨死,现在加上樊哙的尽忠,如今刘邦麾下所能依赖的大将也不过只有周勃一人而已。刘邦便拜周勃为大将军,统兵二十万入驻济北郡,全权负责大河防务。

……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虽然只是早春,严冬的印记尚未缓过,天气依旧十分寒冷,但也耐不住点点嫩绿从地下竞相钻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