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页

其实项羽有他的考虑,刘邦的提议确实合乎的他的心意,至于谁领军前去他倒是思虑了一番。只是他手中可用之将并不算太多,大战在即又不宜过多的分散兵力,所以南下攻略汉中的只能是小股部队,这就对主将的能力要求很高了,想来想去也只有刘邦合适了。

刘邦这个人虽然为人让他唾弃,但不得不承认他打仗还是很有一套的。至于范增所担忧的,他也想到了,所以只让刘邦带着一万本部南下,剩下的则充入了项羽麾下的人马中。他另外派了一名心腹将领率一万人随刘邦南下,名为协助,实为监视。若是刘邦成功的攻下汉中,不妨做个顺水人情,将汉中分封给他,反之若是兵败而归则借这个理由将他杀了。

要知道刘邦怎么也算一方诸侯,而且功劳卓著,他日天下大定后肯定是要封王的。昔日楚王曾经和诸侯约定过;先入关中者王之。项羽并不想失信天下,汉中也属于关西之地,虽然所在偏僻但还勉强能算的上关中的一部分,将汉中封给刘邦倒也能堵天下人之口。况且汉中虽然有着地势之利,却也因为秦岭所阻是个龙困之地,只要关中有一个强势点的势力在,刘邦这一辈子都别想能北上出关争霸天下了。

项羽本想将自己的打算和范增说的,却不料范增回来听说他放走了刘邦就勃然大怒,竟然当着众人的面直指他的鼻子的叱喝,这让项羽多少有些不喜。虽然范增是自己的长辈,但自己怎么说也是堂堂的联军统帅,天底下谁人不知他项羽的威名。可范增却如同以前一样经常直呼其乳名,意见相悖时甚至直接指出,丝毫没想过给他这个主帅留点面子。

种种让项羽渐渐生出了不满之心,虽然心中仍然敬重范增,可毕竟年轻气盛,面子上有些过不去。于是昨日就破天荒第一次没有听从范增的意见,这才导致了范增怒极甩袖而走,一整天都对他避而不见。

其实范增和项羽的冲突归纳起来很简单,就是范增仍然一如从前的把项羽当子侄来呵护,总是想着为他做事尽善其美,为他扼杀掉一切可能存在的潜在威胁。而项羽则像一只逐渐长大的雏鹰,原来他是在叔父项梁的庇佑之下,随后又得到了范增的鼎力相助,可如今他已经是天下闻名的‘霸王’,便想摆脱父辈的庇佑独自决事。

虞子期见项羽许久不语,便猜到了他是心忧范增之事,便宽慰道:“范叔他虽然在生你的气,不过还是放心不下你,特意让我前来提醒你要小心秦人的出城反击。”

项羽苦笑,心中想到亚父到底还是放心不下我,他年纪也一大把了可别气出什么病来,等回头找个机会去跟他道个歉解释下吧。

虞子期又轻声道:“大哥,明日你能不能让我前去攻城。”

项羽微微一笑,从虞子期的话中不难听出他期盼着立功的焦急心情,便伸手拍了拍虞子期的肩膀,笑道:“子期,攻城之事非同小可,要身先士卒亲上城楼的,论武艺你和英布、龙且还有不小的差距,所以冲锋陷阵他们比你适合些。”

虞子期有些泄气的说道:“那我就一辈子这么窝窝囊囊的看着他们建功立业吗?”

项羽却笑着摇头道:“子期,你我自幼相交亲如兄弟,大哥我怎么会亏待你呢,放心吧,我会给你立功机会的。你有没有想过,我麾下的大多都是像英布、龙且他们那种只会打仗的将军,而文武双全的却少之又少,算来只有季布和你算得上,所以我并不想把你们像英布他们那样用才。”

虞子期这才明白了项羽的一番深意,顿时面露感激,心悦诚服的拜倒道:“多谢大哥。”

项羽哈哈一笑道:“你我兄弟之间用得着这么客气吗?”

笑完又沉下脸色说道:“只是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季布从彭城那边传来了急件,说那个小楚王和陈婴两人正蠢蠢欲动,勾结了驻军将领想趁我们主力在关中之时夺权,季布手头的兵力并不多,所以让我们尽快回师稳住楚国的局势。”

“所以这一次是我们最后一次大攻了,无论成败与否,我们都要退回楚地。就算不能攻下咸阳,也要打的秦国伤筋动骨,今后再无余力兵出关东,待日后我们稳定了楚国的局面再回头来灭了这残余的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