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页

章邯不是不能,只是不想。他在疑虑,在顾虑重重,来自遥远咸阳传来的消息让他惶恐不安。

李斯倒了,确切的是说应该是被赵高整倒了。

李斯三朝元老,为秦相十余年,门生故吏遍布朝野,可以说大秦这几十年来的所有大事,都得经过他李斯的手笔。可就这样一个声名显赫、位高权重的丞相,也倒在了赵高的屠刀之下。当然,他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在秦国朝不保夕之时,赵高还能暂时容下李斯。因为赵高他是个聪明人,一旦大秦的基业毁于一旦,他自己肯定也会死无葬身之地,而保住大秦无疑需要李斯的智慧和影响力。待到陈胜死了,中原已经基本平定,沉寂许久的赵高便再也沉不住气了。

他已为郎中令,位列九卿,整个咸阳都在他的掌控之中。若还想再向上一步,那就只有百官之首,丞相的位子了,所以李斯便成了他最大的绊脚石。

要想扳到丞相,那只有借助一人,也只能借助一人,就是胡亥。若轮治国之才,十个赵高也及不上李斯,可若论阴人的方法,李斯就远远不是赵高的对手。

因为国内动荡,很多大事都需要胡亥这个皇帝过目才能批阅处理,而这段时间胡亥又整日沉溺在宫中女乐之中,李斯多次求见却被拒之门外。赵高就使了个心眼,每次李斯有要事需要禀报,他就等胡亥和后宫的女眷玩性正浓时便派人给李斯送信,让李斯去后宫求见胡亥。

如此三番两次,胡亥火了,他一天终于忍不住问赵高:“我平时空闲的日子很多,丞相都不来。每当我在快乐的时候,丞相就来请示奏事。丞相是瞧不起我呢?还是以为我年纪轻好欺负呢?”

赵高等胡亥这句话等了很久了,等的都快内分泌失调了,于是心情激动的颤声道:“李斯这家伙想谋逆。”

胡亥大吃一惊,不可置信的说道:“不会吧,父皇在世的时候经常说李斯恭敬谦卑,对大秦忠心耿耿的。”

赵高不以为然道:“陛下此言差矣,你想如果李斯真的忠心耿耿,那怎么会拥立陛下登上皇位呢?他无非是想获得更大的权势更高的地位而已,想在大秦一呼百应,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甚至更上一步。”

胡亥等大眼睛叫道:“他敢!”

赵高趁机说道:“他哪里会不敢,他分明已经这么做了,我在朝中有很多朋友都向我说过,说李斯有不臣之心。”

“李斯他想谋逆有三个原因,其一、当年扶陛下登位,他没捞到任何好处,他想让陛下封他为王;其二、如今关东大乱,盗贼猖獗,李斯的少爷李由手握重兵却不卖力平叛,还和盗贼秘密联络,说明父子二人居心叵测;其三、李斯把持朝政,多数大臣是他的死党,他有能力废掉陛下做皇帝,他近日屡次求见陛下定有歹意。”

胡亥本来就是不什么有主见之人,听赵高这么一分析顿时脸色苍白,越想越觉得有些道理,便抓着赵高的衣襟紧张的说道:“师父,那你说我该怎么做呀。”

赵高一躬身,义正言辞道:“有老奴在此,陛下大可放心。李斯现在还忌惮我掌握着咸阳的兵权,所以迟迟不敢动手,若是哪天他想让陛下治老奴的罪,那就是他想动手的时候了。到那时我们就先出手制住他,陛下你是皇帝,臣子们碍于大义不敢不听你的,我是郎中令,又握有咸阳的兵权,到时候一定能保全住陛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