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是否定的。中央耗费巨大财力供养北军,但北军实际上却成了大秦贵族们对抗中央的强大后盾。中央耗费了财力,却增强了对手的实力,给自己的“集权”之路设置了重重障碍,这种事情怎能继续下去?
※※※
郎中令蒙嘉表情沉重,眼里不时掠过不安之色。
赵亥眉头紧皱,低头做深思之态。
蒙毅悄悄挪动身躯,试图把自己藏进黑暗之中。
周青臣伏案疾书,看不到他的表情。像这种内廷议事的记录都由他负责,但今天到目前为止只有始皇帝和李斯说话了,而他却始终在奋笔疾书,也不知他在写什么。
司马空拿着武烈王的奏章,还在凝神细看,似乎还没有读懂,还需要时间思考。
李斯这句话太过震撼,他的意图很明确,大家不得不稳定心神马上做出推衍,假如始皇帝采纳了李斯的建议,那将给政局带来何种影响。
丞相隗状,太傅、上将军武烈王等大臣极力主张实施休养生息之策,轻赋薄徭,让利于民,以此来迅速稳定国内局势,其理由就是因为中央财政难以为继,帝国需要迅速恢复国力。
这个策略看上去有些矛盾。既然中央财政难以为继了,为何还要与民休养,轻赋薄徭?那中央财政岂不更加危险?隗状和公子宝鼎等人的解释是,如其竭泽而渔,不如放水养鱼。
打个比方,渔民在湖里捕鱼,年复一年的过度捕捞会形成恶性循环,湖里的鱼会越来越少。假如限制捕捞量,让鱼儿获得良好的繁殖环境,那么湖里的鱼就会一年比一年多。鱼的总量增加了,捕捞量也就可以同步增加,从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这个策略的实施需要时间,五年肯定不够,十年估计才有效果。
武烈王在朝议上公开说过,鉴于匈奴人统一了大漠,北疆局势逐渐紧张,预计南北战争要在十年内爆发。现在已经过去了三年,只剩下七年了,在这七年内,要把直道修筑完成,还要养兵,还要囤积武器粮草,还要进行边境防御设施的建设,还要迁徙人口垦荒屯田,还要发展农耕畜牧和工商业以改善边郡军民的生活。算一算,这需要耗费多少中央财政?七年的时间够不够?
七年时间肯定不够,也就是说,武烈王的国防策略和他所主张的财政策略自相矛盾。
由此来进行推断,那么南北战争就是武烈王设下的一个陷阱。他把始皇帝和中央骗进了陷阱,让中央财政不停地投入,拖住中央财政,遏制始皇帝和中央的权威,延缓始皇帝实施他的集权策略。但南北战争假如迟迟没有爆发,武烈王的这个陷阱必定失去作用,所以武烈王又设下一个陷阱,这就是轻赋薄徭的财政策略。这个策略的目的和武烈王所坚持的国防策略的目的一模一样。
武烈王用了连环计。始皇帝和中央已经跳进了一个陷阱,假如再跳一个,那就彻底的上当中计了,“集权”将遥遥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