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曾是一无所有者中的一员,是真正的无产阶级,从骨髓到思想都是无产阶级,所以,自己拥有梦想,自己梦想着把所得利益惠及普罗大众。
然而,现实是无情的,现实无情地摧毁了自己的梦想。自己不是圣人,而是既得利益者;秦王政也不是圣人,也是既得利益者;所以,自己不再是自己,秦王政也不再是秦王政。
自己是豪门贵族阶级的一员,不论自己是否拥有圣人的梦想,自己都不是圣人,而是豪门贵族。
秦王政是统治阶级的领袖,他的理想是统治阶级的利益最大化,如今统治阶级中的豪门贵族妄图本集团利益最大化,这严重危及到了整个统治阶级的利益,矛盾不可调和,斗争不可避免,于是你死我活。
豪门贵族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肯定要推翻秦王政,颠覆中央,而秦王政则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肯定要从肉体上彻底消灭豪门贵族。
我该怎么办?我的路在哪?我如何拯救我的帝国?
第409章 决策者的变数
秦王政在中枢议事上拿出了自己的决策。
秋收结束,大军渡淮作战,攻克寿春,夺取淮南,饮马大江。如果战局许可,大军马不停蹄,继续渡江作战,杀进江东,彻底吞灭楚国,完成统一大业。
这一决策得到了中枢大臣们的一致赞同,而这一决策的出台,也表明秦王政迫于形势,不得不否定了武烈侯所主张的“稳定”战略,放弃了以暂停统一战争为代价进行休养生息恢复国力的设想,转而全力支持“发展”战略,把统一战争进行到底。
接着秦王政宣布,假如渡江作战困难太大,大军短期内无法越过大江天险,那么在大军进行渡江准备的同时,东南主力大军迅速越过南岭,远征西南,开辟西南战场,对江东实施战略上的大包围。另外,咸阳开始直道修筑,集关中、河东、北地、上郡、太原等京畿和西北郡县的力量,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子午岭和白于山段的直道修筑,以加强北疆防御实力,同时也加强中央对北疆的控制。
这一决策当即遭到了很多中枢大臣的质疑。
秦王政竟然在这一轮政治博弈中选择了“中庸”之道,既想缓和与功臣们之间的矛盾,把统一战争进行到底,又想得到武烈侯和北疆武力的支持,决定在渡江作战之前开始直道修筑和远征西南,这完全出乎中枢大臣们的预料。
这一决策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矛盾转移,本来朝堂上最激烈的矛盾是秦王政和功臣之间的矛盾,现在秦王政通过这一决策,迅速把矛盾转化为武烈侯和功臣之间的矛盾。这一招“乾坤大挪移”太厉害了,直接挑起了武烈侯和功臣们之间的冲突,事情愈发复杂了。
武烈侯提出的“稳定”战略的直接受益者就是北疆,北疆将因此战略而稳步发展,如果直道修筑完成,北疆的发展速度将大大加快,这都有助于武烈侯在北疆割据称霸。
“发展”战略的直接受益者就是功臣们,功臣们将利用统一战争的最后阶段,竭尽全力控制地方力量,继而形成与中央的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