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页

武烈侯南下的可能性有多大?齐楚两国一直密切关注北方战场。武烈侯和他手里的北疆大军实在是过于强悍,可以说是合纵军的梦魇,合纵诸国为了自身的生存,不得不全力监控北方战场。

齐楚韩魏四国秘兵想尽一切办法探查武烈侯的行踪。在大战爆发之前,秘兵传回来的消息说,武烈侯离开代北去了离石要塞,与北巡的秦王政会晤。不久从南阳传来消息,武烈侯回到了宛城。这个消息一度让合纵军的统率们心惊胆战,如果武烈侯指挥中原决战,北疆大军肯定要南下,或者部分南下,但都足以给合纵军以难以想像的打击。

接着就传来了武烈侯巡视江南的消息。这个消息让楚国上下十分紧张。假如武烈侯坐镇江南指挥东南大战,那昭公未必是他的对手,一旦彭蠡泽防线失守,楚国大后方门户洞开,这场决战对楚国来说就是一场灾难了,搞得不好连京都寿春都有可能丢掉。

好在决战之前,武烈侯返回了代北,这令合纵诸国大大松了一口气,但武烈侯先是在离石要塞与秦王政会面,接着南下巡视,这其中肯定与决战有直接关系。合纵军的统率们都想知道其中的秘密,于是寿春派出大量秘兵赶赴江南,不惜代价也要打探到武烈侯巡视江南的内幕。

可惜此事难度太大,直到大战爆发,秘兵也未能打探到有用的消息。

这天项燕急召范增和张良。张良现为韩王越的长史,参知政事。范增是项燕的亲信,而张良是韩王越的近臣,两人都是运筹帷幄之辈,手里也都掌控着一定数量的秘兵。

项燕把战局的发展和自己的猜测做了一番述说,“我们必须要知道武烈侯和北疆大军南下的可能性有多大,这直接关系到大战的胜负,楚国的存亡,不容有失。”

范增望着神情严峻的项燕,欲言又止。

张良看看项燕,又看看陪坐一侧的项疾、项梁,无奈苦笑,“这还有必要吗?看看今日战局,再想想秦王北巡离石,难道你还估猜不到武烈侯南下的可能性有多大?”

项疾浓密紧皱,急切问道,“你的意思是武烈侯肯定会南下参战?”

张良非常坚决地点点头。

“秦军去年决战打败了,咸阳威信大损,所以秦王才急于发动第二次决战,试图挽回咸阳的颜面。”张良说道,“秦王先是请出了王翦,接着又北巡离石,主动放低姿态会晤武烈侯,这其中所蕴含的意思不言而喻。”

“我听说秦王和武烈侯的矛盾非常激烈。”项梁插言道,“武烈侯如果在中原决战中建功,其实力更为庞大,难道秦王就不怕武烈侯割据称霸,甚至取而代之?”

“以武烈侯目前的实力,不要说取而代之,就连割据称霸都不足。”张良冷笑道,“武烈侯必须到中原战场建功,必须拿到统一中土的功勋,否则他的实力如何进一步扩大?如何占据可以称霸的地盘?你不会以为武烈侯凭借代北那块贫瘠蛮荒之地就能与咸阳抗衡吧?”

众皆无语。张良一句话就说中了要害。正因为秦王政和武烈侯这对兄弟矛盾激烈,所以武烈侯才需要利用中原决战建功立业,扩张实力,夺取地盘,而秦王政更需要中原决战的胜利和统一大业的功勋来捍卫咸阳的绝对权威,由此可以推断出,武烈侯和北疆大军肯定会南下参战。

“匈奴人就在代北,北方形势一直紧张。”项疾迟疑良久,说道,“据我们得到的消息,代北只有十几万大军,最多二十万左右,而其中至少有一半是北虏诸种。这些北虏诸种未必臣服于秦国,代北实际上处在内忧外患之中。这时候武烈侯敢置代北安危于不顾倾尽军力南下作战?难道秦国有意放弃代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