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泓吃惊地望着宝鼎,以为自己听错了。在他看来,秦国肯定要借机敲诈一笔,比如城池和钱财。后胜之所以派他先来探口风,就是想知道秦国的底限是什么,但出乎端木泓的意外,宝鼎不要钱财,也不要城池,竟然要大贤。这是什么意思?还有如此便宜的事?
“武烈侯不是戏言。”端木泓将信将疑地说道。
宝鼎摇头,笑着把案几上的一份文卷递给端木泓,“我要的人,都在这里。”
端木泓急忙接到手上打开,越看越是心惊。这份名单囊括了稷下学宫所有的名士,可以说是把稷下学宫一锅端了。还有享誉齐国的能工巧匠,包括著名的乐师名伶。林林总总,至少有两百多人。秦国如果把这两百多人要走了,那么这两百多人的子弟门徒也会随之离开,保守估计至少超过一万人,而这一万多人可以说是齐国最宝贵的财富,齐国如果缺了他们,其国力将遭到重创。
好厉害的武烈侯,好可怕的武烈侯,杀人不用刀啊。端木泓暗自苦叹。他缓缓合上文卷,沉思良久,艰难说道,“武烈侯,这绝无可能。”
“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宝鼎手指文卷,斩钉截铁,“如果齐国不同意,我正好可以留在中原,指挥秦军与你们决一死战。”
端木泓苦笑无语。武烈侯已经把灾民转徙到大江南北,赵齐两国借助灾民混乱中原的阴谋已经失败,现在秦国完全有能力与齐国决战,而齐国打得赢吗?端木泓认为,在赵国受灾,楚国受创,齐国左右两个盟友都无力相助的情况下,齐国没有胜算。
齐王建和相国后胜在此事上还是保持着清醒的头脑。齐国不是不敢打,而是不能打。这一仗打输了,东方诸国必陷绝境。这一仗打得两败俱伤,赵国在失去强力支援的情况下,马上就会败亡。赵国一亡,齐楚燕三国不堪设想。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以不变应万变,把秦军主力拖在中原,给赵楚两国赢得足够的喘息时间。只待赵楚养好了伤口,三家联手,足以对抗秦国。
“这违背了我们当初的约定。”
“你到梁囿见我,不过是想探查我在中原的布局。”宝鼎笑道,“我告诉你了,据实相告,所以你才有机会实施你们的计策。”
“你需要齐秦盟约,也需要借刀杀人。”端木泓急切说道,“我们各取其利而已,但你现在的做法明显就是趁火打劫。”
“你正是因为得到了我的保证,所以才敢动手。”宝鼎不动声色地说道,“但我并没有向你保证,这不是我的将计就计之策。”
端木泓摇头,“武烈侯,齐国不是不敢与你决战,只是觉得没有必要打得两败俱伤而已。如果打得两败俱伤,对于相国来说,同样可以达到目的。”
“代价不一样,后果也不一样。”宝鼎笑道,“你我打得两败俱伤了,齐国还能在东方称霸吗。”
“武烈侯必须考虑到齐国的利益。”
“秦国的脸面就不要了?”宝鼎质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