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页

魏国使者尚在大道上驱车飞驰,秦军已经杀进了魏境。

王贲率先突破长城,直杀中牟。司马锌随后跟进。两军会合,直杀大梁。

曝布、乌重、熊庸和王离率骑军一夜之间杀到大梁城下,在大沟、梁沟外围烧杀掳掠。大梁震动,四周戍军紧急收缩,据城坚守。

三日后,武烈侯、桓齮和章邯率八万大军抵达大梁城下。

此刻杨端和率主力已经渡河,正向平阳、濮阳一线发动攻击。

※※※

军议上,王贲详细述说了攻城之策。

将率们本来对攻克大梁毫无信心,现在有了水淹大梁之策,个个激动万分,对谋划此策的武烈侯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距离大河汛期还有四十天左右。”宝鼎挥手示意欢呼的将率们安静下来,“在这四十天里,我们要做的事非常多,诸位要齐心协力,确保在最短时间内拿下大梁城。”

将率们轰然应诺,各回本部准备攻城。

秦军首先封锁了大梁城,控制了所有水陆两路,保证此策不会泄露。接着征调大量的随军工匠和民夫,并投入五万兵力,在大沟和梁沟日夜修筑拦河大坝。然后他们在当地征调所有庶民,一部分用来加固加高沟渠堤坝,一部分则在工匠们的指导下,日夜挖掘地道。

地道只要挖到城墙底下就行,能挖多少挖多少,多多益善。按照宝鼎的想法,一个月的时间挖几百条地道不成问题。等到大水咆哮而来,洪水灌入地道,城墙地基必然松软,城墙倒塌的速度会更快。

将率们集思广益,最后决定把突破地点放在东城。这个地方地势最低,淹没的高度应该最高,城墙倒塌的可能性也最大,为此地道全部集中在这段城墙下面,而攻击地点也就选择在此处。

从围城的第四天开始,秦军发动了攻击。

秦军的攻击方式非常单调,一队队攻击士卒推着简易的木制棚屋跑到城墙下,然后就是做石匠活儿,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把砌在城墙上的石块撬下来。

魏军原以为有一场血战,但事实出乎他们的预料。秦军的确攻城了,号鼓震天,但一箭不发,也没有强行攻城,一队队的士卒顶着木屋跑到城墙下撬墙角,这让他们愈发恐惧,不知道秦军目的何在。

魏王听说之后,亲自带着文武大臣跑到城墙上察看。一番议论,猜测,谁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秦军日夜挖地道,这个攻城办法很普通,效果不好,那么挖墙角呢?难道秦军想从城墙上掏个大洞杀进来?这个办法未免太可笑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