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起这么一分析,也就剩下蒙武出任大军统率了。
“武烈侯恐怕心不甘情不愿啊。”杨端和笑道,“打赢了,这份大功劳就给关东人抢去了。”
“所以,这一仗最终只有一个结果。”魏起叹了口气,神情也是十分不甘。拿下魏国的好机会啊,就这样错失了。
杨端和笑而不语。这一仗最终结果就是抢占魏国城池,给魏国以重创,而魏国还是存在,只不过实力更弱了。秦国保存魏国,齐国还有必要出兵救援吗?秦国卖给齐国一个面子,皆大欢喜。
第240章 换帅
“咸阳可有什么消息?”杨端和转移了话题。
魏起如此肯定公子腾要回京,蒙武将出任中原大军统率,在杨端和看来咸阳中枢势必发生了一场激烈的博弈,而魏起显然是知情者。
中原大军一旦由蒙武统率,等同于咸阳用绳子捆住了武烈侯的手脚,武烈侯即便有破魏之策恐怕也难以施展了。一个捆住手脚的人还能有多大的做为?
如今回头再看,秦王和中枢授予武烈侯护军中尉一职,实在是太高明了。护军中尉其实就是个枷锁,而枷锁上面还有铁链,铁链就抓在咸阳手里。咸阳需要武烈侯大展神威的时侯,就把铁链放长一点,任由武烈侯充分发挥,当咸阳需要遏制武烈侯的时侯,只要把铁链拉紧就可以了。
主动权完全被咸阳所操控,武烈侯就如笼中困兽,一飞冲天自由翱翔不过是个美梦而已。
如此高明之策是谁拿出来的?杨端和认为是中枢合谋的结果。
事实上杨端和估猜错误,这个枷锁是武烈侯自己套到脖子上的,目的就是想在咸阳放松铁链的时侯建功立业,建立庞大实力,继而挣脱铁链,完成对咸阳的反制。
如果武烈侯没有给自己套上枷锁,他现在就被禁锢在南阳这个牢笼里任人宰割;如果咸阳手里没有这根铁链,也就不会让武烈侯肩负起打开中原僵局的重任。
现在武烈侯打破了中原战场上的僵局,正是扩大胜果的时侯,但这个胜果如果给武烈侯拿去了,他的实力势必进一步膨胀,从而获得挣脱这根铁链的机会。咸阳毫不犹豫,果断收紧铁链,遏制武烈侯实力的膨胀。但武烈侯的实力已经开始膨胀了,仅靠秦王和他身边的近侍大臣,也就是所谓的内廷力量已经难以拉住这根铁链,必然动用外廷的力量,也就是楚系的力量。
杨端和不用脑子想都知道,现在秦王肯定要拉拢楚系外戚,而这正是老太后整个谋划中的核心部分。只有扶植武烈侯,让武烈侯的实力急骤膨胀,威胁到秦王和咸阳的时侯,秦王必将改变策略,向楚系求援,联合楚系的力量压制武烈侯。
楚系的援助是有条件的,而条件就是王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