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页

宝鼎没有说话,他担心的就是这件事。

此趟楚都之行,算是实际意义上改变了原有的历史轨迹。历史上这次合纵无疾而终了,根据太史公在《史记》中的记载可以推测,这次合纵失败要么是败在姚贾手上,要么是顿弱的功劳,总而言之,太史公认为是纵横家们犀利的嘴皮子让关东六国的君王和权贵公卿们自掘了坟墓。历史真相到底如何无人知道,战国末期史料的缺失让后世人看到了一个无坚不摧的大秦,却忽视了关东六国事实上依旧具备阻止大秦统一的力量。只不过历史就是这样,只给后人一个匪夷所思的结果,绝对不会透漏结果背后所蕴藏的秘密。

这次合纵不出意外的话马上就会成功,以楚军为主力的合纵大军将再一次集结中原,并向大秦发动攻击。

历史就这样被自己改变了,但接下来,自己是否有能力击败合纵军?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自有合纵连横以来,秦军屡屡战败于合纵军,只有吕不韦小胜了一把,但仅仅是小胜而已,吕不韦根本不敢挥兵追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春申君和庞煖带着合纵大军从容后撤。

这一次,自己能否创造奇迹,击败合纵军?如果赢了,历史轨迹将怎样发展?会不会加快统一进程?如果输了,大秦的统一大业是不是将遭受重挫?

思来想去,这其中最大的一个变数就是齐国。

休养生息近四十年的齐国,其富裕程度肯定居于关东六国之首,其军队武力因为近四十年没有打仗或许居于六国之末,但它军队的人数肯定高居六国之首,如此一个强大王国如果加入中土战争,那势必改变中土历史。

历史上的齐国在战国末期坚决不参战,最后就剩下它和秦国了,年迈的齐王建做了一个“伟大”的决策,不战而降,促成了中土的统一。齐王建和他的臣僚们肯定是“统一”的大功臣,但对于这样一帮“功勋卓著”的大功臣,始皇帝却把他们全部杀了。

在秦国的历史上,齐王建和他的臣僚们“罪大恶极”,在太史公和班氏的笔下,齐王建和他的臣僚们同样是口诛笔伐的对象。有时候想想,历史真的很滑稽,同样的事发生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身上,结果却截然相反,像齐王建和他的臣僚们就是“罪人”,似乎他们坚持分裂、战斗到底才是英雄,而到了另外一个时代,为统一而主动投降的人则是功臣,一个个都变成了统一大业的英雄。

齐王建和他的臣僚们如果因为自己重生而来后改变了历史轨迹,一个个都变成了坚持分裂的英雄,一个个挥舞着长剑战斗到底,那统一大业是否能在十年内完成?

“这一仗能否取胜,关键不在我能否击败合纵军,而在于齐国是否改变国策。”

宝鼎这句话让隗清陷入了沉思。君王后薨亡,齐国国策肯定要修改。齐国显然不愿意看到西秦一家独大,关东其它五个诸侯国现在必须联手才能抗衡西秦,由此可见西秦实力之强悍,如果齐国坐视不理,视若无睹,任由西秦逐个吞并其它诸侯国,那么将来齐国更不是西秦的对手了,所以齐国肯定要对付西秦,即使不公开撕破脸,也要借助其它诸侯国之手遏制西秦的进一步发展。

齐国肯定是未来中土局势发展的关键所在。隗清不得不佩服宝鼎,虽然人人都知道齐国君王后的薨亡将改变中土局势,但像宝鼎这样一眼就看到其中关键的却不多。

当年穰侯魏冉采用秦齐并称为“帝”而连横的策略,试图联合五国一举灭赵,不料苏秦由燕入齐,说服了齐湣()王,去“帝”号,然后齐、赵联合五国而合纵攻秦,把秦国打得狼狈不堪。接着秦、赵主谋,合纵五国伐齐,又把齐国打得差点亡国。由此可见秦、齐两国的合纵连横之策直接关系到了中土大势的发展。齐国蛰伏四十年,如今突然拔剑出鞘,未来中土必定烽烟滚滚,各诸侯国此消彼长,历史势必重写。

历史重些了,宝鼎所倚仗的高于这个时代的全部优势也就荡然无存了,那么,未来的路就要靠宝鼎自己去走,其中的艰险困苦可想而知。

宝鼎期盼改变历史,但他希望这种改变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完全失控,这才是他害怕的原因所在。如果说宝鼎是个无知的孩子,历史就是个成熟的大人,孩子跟在大人后面,有依靠,有安全感,现在大人不在了,茫茫世界就剩下他一个,他自然恐惧,未来对于他来说就是一片黑暗。

宝鼎为此情绪低沉,他知道以自己现在的实力可以打下一片天地,但过去他熟知历史轨迹,知道未来的路怎么走,他有信心,现在却不一样了,现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这种感觉让他畏惧,让他绝望,就像走丢的孩子,站在茫茫人海之中,根本不知道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