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缭此计一石多鸟,把公子宝鼎、李园和关东诸国全部算计了进去,但此计有个不确定的地方,假如李园真的被刺死了,楚国是不是出兵攻打南阳?
“国尉,楚国要打南阳,韩魏必定参加。”蒙嘉提醒尉缭道,“那此计等于促成了关东诸国的合纵。”
“韩魏楚三国一直对南阳虎视眈眈。”尉缭笑道,“把武烈侯的封邑放在南阳,本来就有借刀杀人之计。”
的确,合纵若成,宝鼎的封君就完了,咸阳的目的就达到了。这一点各方都看得很清楚,所以宝鼎到了南阳,肯定要去刺杀李园,而韩魏楚肯定要乘机合纵攻打南阳。打函谷关阻力太大,不如打南阳,既可以掳掠这座工商大城,也可以迫使河北战场的秦军急速后撤,还可以诛杀公子宝鼎,混乱咸阳局势,一箭三雕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因此这就是一盘死棋,最终宝鼎肯定完了,而李园未必会死,至于韩魏楚的合纵大军,则必定在南阳遭到秦军的迎头痛击。
“河北大战还是要打,但不过是虚张声势,一则可以尽快促成韩魏楚合纵,二则把老秦人全部调到河北战场,这样当合纵军打南阳的时侯,函谷关的蒙将军和汉中旬关的冯将军,再加上张唐将军的中尉军一部,就可以直杀南阳,给关东合纵军以重创,如此几位将军可洗雪前耻,大王也有理由把他们安排到更重要的位置。”
众人齐齐望向秦王政。
秦王政垂首沉思。他无意诛杀公子宝鼎,但以防万一他还是接受了尉缭的计策,谁知公子宝鼎年少气盛,在离开咸阳之前非常嚣张得打了个“喷嚏”,这个“喷嚏”把他和一帮锐意变革的大臣们搞得非常被动。任何一个政策都需要人去执行,假如下面的人都阳奉阴违,或者干脆公开对峙,那动摇的不仅仅是他的权威,还包括他的王位,而公子宝鼎此举恰好就是对他权威的挑衅,他迫不得已,只有拿掉这个自己曾经寄予厚望的弟弟。
过去拿掉长安君,不是出于他的本意,他不过代人受过而已,但今天,他就像当年那帮要拿掉长安君的人一样,不得不拿掉武烈侯。权力这个东西真的血腥而残酷,没有丝毫感情可讲。
“再议。”秦王政轻轻说道。
第193章 章邯的机遇来了
财经政策的修改已经箭在弦上,势在必行,因为打仗需要钱粮,但国库空竭,吕不韦主政十三年的盈余在连续三年大战之后消耗一净,接下来怎么办?要么停止统一战争的步伐,要么重新分配权力和财富。秦王政和他的支持者理所当然选择后者,以削弱权贵士卿的权力来集中王权,以掠夺权贵士卿和巨商富贾的财富来增加国库的收入,继而维持统一战争的需要。
所以咸阳的形势不论如何发展,也不论秦王政是否信任公子宝鼎,公子宝鼎都要被赶出咸阳,其权势都要受到打击,这是秦王政统一中土大计的需要,也是大秦国策的需要,但公子宝鼎只是这个国策执行过程中的第一个牺牲品,接下来其它宗室贵族、外戚士卿贵族、包括攀附他们的中土巨商富贾都将受到打击。
公子宝鼎把这个隐形危机从黑暗中拿到了阳光下,让那些不以为然甚至还没有感觉到危机正在扑面而至的权贵士卿们突然意识到咸阳宫正在磨刀霍霍,要抢他们的财富了,于是矛盾公开化了,朝会上更是公然形成了两大阵营。
宝鼎从冯劫的质问中估猜到自己的抛砖引玉之策发挥了作用,心情很不错,在回蓼园的路上,思索拉拢隗氏的办法。隗氏、琴氏和秦王政之间隐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宝鼎至今没有完全搞清楚,所以迟迟想不出一个既能把隗氏彻底拉入自己构建的庞大利益集团,又不会暴露自己最终目的的计策。
进府之后,唐仰迎上,说隗氏家主隗藏到了,正在东湖白楼拜见主母。
宝鼎暗自心喜,看来今日朝会上的动静闹得很大,隗氏终于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