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商君书》的政治目标是谋求王国的“治”、“富”、“强”和“王”。“王”就是完成天下统一大业,而策略就是“法治”和“耕战”。韩非则把当今法家“法、术、势”三大派系做了个总结,认为应该“取长补短”,把“法术势”结合使用以“致帝王之功”,最终还是谋求天下的“大一统”。
秦王政如今非常推崇韩非的学术思想,在治国思路上不再局限于《商君书》一家之言。《商君书》是法家的“法”派,追求律法的制定和赏罚的执行,但这远远不能满足“大一统”的需要。法家“术”派以申不害为代表,着重于官吏选拔等驭下手段,而法家重“势”一派则以慎到为代表,追求的是君王权势,以强权治国。韩非说,要取长补短,那秦王政在“术势”两家取了什么“长”策?
秦王政迫切需要巩固和集中王权,铲除类似于楚系外戚这样的显赫的严重影响到王国安危的私门势力。韩非说,要“散其党”,“夺其辅”,建议君王在选拔官吏上必须“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所以秦王政肯定要铲除楚系外戚。
秦王政还需要什么?需要官学的改革。韩非认为,以“士”为代表的诸子百家是“私学”,这种“私学”与君王“二心”,如果“不禁其行,不破其群,以散其党”,是要“乱上反世”,是要造反的。帝国在这个国策上没有拟制好,失败了,最终它走上了极端,它罢黜了诸子百家,一把火把诸子百家烧毁了事。
墨家在这个敏感时期的复兴显然违背了秦王政的意愿,违背了“大一统”原则,如果自己不及时把此事处理妥当,灾祸必然接踵而至。
※※※
宝鼎匆忙跑到内室,把已经熟睡的赵仪弄醒了。
赵仪睡眼惺忪地睁开眼睛,奇怪地问道:“你还没有睡?”旋即摸到宝鼎冰冷的双手,急忙坐了起来,要去给火盆加火,“你身上怎么这么冷?又一个人跑到湖边去了?”宝鼎最近思考问题都在湖边徘徊,赵仪常常陪着他,习以为常了。
宝鼎看她白皙的脸蛋上漂浮着两团迷人的红晕,瑶鼻樱唇分外诱人,一时把持不住,伸手就把她抱住,两只手轻轻按上赵仪的胸口,一股嫩腻柔滑感觉霎时透过薄薄的裘衣传到手上,跟着直冲心底,让他倏然心醉。
赵仪娇躯颤抖,顿时无力倒进宝鼎的怀中,玉脸绯红,娇艳欲滴。
宝鼎闭上眼睛,整张脸深深埋进赵仪漆黑的长发里,感受着那醉人的柔嫩和温馨,一股浓浓的情意从心底涌出,在心海悄然荡漾,圈圈涟漪犹如和煦暖风把这股浓浓情意送遍全身,随即又悄然渗入到赵仪的心里。
赵仪呼吸稍稍急促,樱唇里发出点点呢喃,娇躯轻挤,似乎要与宝鼎相融。
沁人心脾的幽香在宝鼎的心里渐渐弥漫,思绪徜徉间突然掠过一道熟悉的倩影,一张迷人的笑靥。宝鼎霍然心惊,猛地睁开了双眼。他看到了学姐,看到了笑靥背后的泪水,他的心突然痛起来,非常非常得痛。
赵仪敏锐地感觉到了宝鼎情绪上的变化。从宝鼎将她从死神手里夺回来的那一刻开始,她就与宝鼎肌肤相亲,耳鬓厮磨,彼此太熟悉了,或许是因为她对宝鼎的过份依赖,她已经隐约窥探到了宝鼎的心灵,虽然还没有到心有灵犀的地步,但相差也不远了。
赵仪轻轻转身,看到了一张苍白的脸,一双痛苦的眼睛,她蓦然心痛,心神在刹间颤栗起来,她张开双臂,紧紧搂住了宝鼎,玉脸紧贴着宝鼎冰冷的面孔,感受着他的心跳,品尝着他的苦痛,眼里慢慢盈满了泪花。
两人紧紧拥抱着,仿佛亘古以来就是一体,那种血脉相连永不可分的感觉在两人的心头流淌,汇聚,荡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