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页

“这次咸阳给你连升三级爵,一方面固然是安抚晋阳军方,但另一方面也传递给我们一个讯息,楚系已经有了明确对策。”桓齮不紧不慢地说道,“我在最后一刻背弃楚系,给了楚系沉重一击,导致他们在军方损失惨重,虽然他们还有杨端和和李信,但因为缺少像我这样的老将坐镇军中,楚系事实上已经无法控制军队了,所以,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他们打算退一步。”桓齮看看众人,郑重说道,“以我看,退一步是明智之策,退一步,与楚系妥协,才能给老秦武人带来最大利益嘛。”

王翦、麃公和公孙豹都没有说话。

宝鼎望着他苍老的面容,心里忽然涌起一丝暖意。虽然我没能改变历史轨迹,但我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麃公还活着,桓齮也没有逃亡,他们两个的命运都被我改变了,不过他们两个的辉煌过去了,都要解甲归田,都要回家颐养天年。对他们来说,这是一种幸福,对我来说,何尝不是一种幸福?他们就像两棵守护河堤的大树,被滔滔洪水席卷而去,我却在他们遭受灭顶之灾的前一刻,把他们从历史长河里救了出来。我因此快乐,我独自享着这份快乐,人生也因此变得多姿多彩,将来如果我未能改变历史,我也能坦然接受帝国灭亡的命运,因为有些事我的能力可以做到,但有些事,我的能力做不到,天道并非人力可以挽回。

桓齮不知道宝鼎对未来的全部思路,王翦他们也不会轻易透漏,所以桓齮就事论事,认为老秦武人若想减少这次晋阳危机所带来的损失,有必要与楚系妥协,但宝鼎接下来的一句话让他骇然心惊。

“大秦的根基是老秦人,但自武安君一案爆发后,我宗室王族与老秦人之间的亲密关系随即破裂,双方产生了深重的隔阂。”宝鼎说道,“我的使命大家都知道,我从出生开始就背负着重振三姓五氏的使命,但这个使命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弥补嬴姓王族与老秦人之间的裂痕,消除双方心里的隔阂,重建延续了数百年的信任。”

“大秦如果失去了老秦人,大秦的根基就倒了,若想让大秦世代相传,必须重建王族与老秦人的信任。”宝鼎望着凝视沉思的桓齮,微微笑道,“我的使命就是重建王族与老秦人的信任,这是我一生的使命,所以,此次返回咸阳,我绝不会与楚系妥协,即便遭到重创,粉身碎骨,我也决不退缩。”

桓齮叹了口气。宝鼎说得对,大秦国和老秦人是一个整体,是一座牢固的城墙,但现在这座城墙出现了裂缝,如果视而不见,任其扩大,城墙总有一天会轰然坍塌。看样子,宝鼎抵达咸阳之日,也就是腥风血雨降临之时啊。

第105章 计然之策

返回咸阳需要做充分准备,尤其私盐大案,必须拿到足以给楚系重创的证据。在这方面,无论是晋阳军方还是太原郡府,都没什么好办法。魏缚和他的一帮亲信军吏非常嚣张,至今没有交待出任何实质性的东西。

宝鼎正式出任私盐大案的主审大员之后,马上把琴氏大匠和唐仰请了过来。

“我马上要去咸阳。”宝鼎对唐仰说道,“如果你不反对的话,从明天开始,你就跟着我,帮我审这个案子。”

宝鼎对这个时代太陌生了,书籍上的知识和具体的实践有天壤之别,无论对大秦律法还是对这个时代的政经运行,他都没有任何感性认识,为此他迫切需要一个能够帮助他处理日常事务的掾吏,而唐仰无疑是个合适的人选。

唐仰激动不已,连声应诺,一口答应了。他等待这一天已经好久了,他的命运将从这一刻发生惊人变化,他的人生也从这一刻开始走向一个全新的高度。

最近蜀系对晋阳事态的发展极其关注,隗氏、琴氏与晋阳保持着密切联系,天天都有书信往来。当蜀系得知公子宝鼎招揽唐仰为部属之后,一直默默无闻的唐仰在蜀系的地位突然发生了天翻覆地的变化,他马上进入了蜀系核心,获知了大量蜀系机密,由此他才知道蜀系要借助宝鼎的力量迅速崛起于咸阳,而宝鼎的未来远远超过了他的预期,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宝鼎竟然是大秦国未来的鼎柱。自己有幸追随这样一位显赫人物,未来的人生可想而知。

“公子,辎重大营的事务我已经交接完毕,我随时可以过来为公子效劳。”唐仰太兴奋了,说话声音都有些颤抖了。

王翦代领北方军统帅之后,随即任命了一位新的辎重营长史,唐仰没了位置,最近几天一直琢磨着是不是找一下公子宝鼎,干脆辞去辎重营的差事,谁知他还没有开口,宝鼎就先邀请了,而且还有些迫不及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