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页

如果宝鼎不是一位穿越重生者,到了此刻他的选择恐怕很简单,就如同苍头的建议一样,马上返回乌氏,静观其变。咸阳的风暴太大了,以他的实力介入其中,想不死都难。幸运的是,他是一位穿越者,知道历史发展的轨迹,他知道楚系的中坚人物昌平君做了十一年的相国,然后便被赶出了咸阳。秦王政十年吕不韦罢相,昌平君继任;秦王政二十一年昌平君罢相,现在是秦王政十三年,也就是说,距离昌平君罢相的时间只有八年了。

既然历史上秦王政最终还是击败了楚系,那自己现在还害怕什么?跟在秦王政的后面,利用郿城孟西白和夏阳司马氏两个庞大家族的实力,向楚系发动猛烈的攻击。自己攻得越猛,秦王政越是信任自己,自己获得的利益也就越大,时机成熟的时候就能给武安君翻案,甚至给自己的父亲翻案,将来的前途一片光明。

这就是穿越者的优势,无可匹敌的优势,战无不胜的优势。

“左庶长,我随你去河北战场。”

宝鼎决定了自己未来要走的路,面对蒙恬期待的目光,毅然做出了选择。

蒙恬浓眉高耸,神情欢悦,当即抚须而笑,“公子,军中无戏言,一旦你带着人马进了军营,可就再也没有反悔余地了。”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宝鼎站了起来,伸出一只手,“左庶长,我们击掌为誓。”

蒙恬挺身站起。两掌相击,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

“公子,来,喝茶……”蒙恬此刻的情绪非常兴奋。事前他已经做好了被拒绝的准备,谁知这位公子继承了他父亲的勇敢和血性,竟然当场就答应了,这简直是惊天之喜啊。

当初蒙恬听说宝鼎是个痴儿的时候,非常失望,这导致整个计策不得不就此搁置,但秦王政的顽固坚持给了蒙恬最后一丝希望,或许大王就是对的。果然,大王就是大王,大王的决策果然无比英明,他说宝鼎是假痴果然就是假痴。

现在,蒙恬看到了宝鼎,知道了真相,还帮助他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接下来,就是在推动局势发展的同时,全力培植宝鼎,把他彻底纳入王系。

其实国尉尉缭的这个计策非常庞大,考虑到咸阳复杂的局势,此策实施的时间大约需要十年,而整个计策的核心就是对公子宝鼎的培养。

这是咸阳权力斗争的需要,宝鼎必须具备越来越大的实力才能给秦王政以帮助。当宝鼎亲自加入这场斗争,他和他背后的力量,还有那些老秦人,也就被统统卷进了风暴,他们会奋力厮杀。这才是秦王政需要的力量,足以帮助他摧毁对手的力量。

苍头为什么毫不犹豫,一口拒绝大王?就是因为形势不明朗,王系目前处于劣势,以郿城“孟西白”为首的老秦人不愿意卷进风暴,但公子宝鼎一旦冲进了风暴,他们还有选择吗?这就是此策的高明之处,最终将迫使郿城孟西白、司马氏和其它老秦人不得不加入王系,与秦王政并肩作战。

宝鼎是秦王政的堂弟,两者在血缘关系上非常亲近,一旦培养成功,必将成为秦王政最为得力的股肱之臣。另外,此策除了让宝鼎迅速成长起来,帮助秦王政击败对手外,也是为未来的大秦培养一位柱石大臣。

大秦王族从樗(chu)里疾之后,宗室中就再也没有出现过杰出人才。樗里疾是秦孝公的庶子,惠文王异母弟,因其居住于樗里,故称樗里疾,为人滑稽多智,谋略出众,辅佐过惠文王、武王和昭襄王。武王时,张仪被驱逐出秦,樗里疾出任丞相。武王驾崩,诸弟争立。樗里疾力排众议,从燕国迎回质子嬴稷,帮助其登上王位。嬴稷就是昭襄王,在位五十六年,文治武功异常显赫,就此奠定了大秦统一天下的基础。所以,樗里疾功勋卓著,为宗室之柱石,可惜的是,就此之后,宗室中再也没出现过如此杰出人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