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页

……

杨延融摇摇头,对这些兵丁的态度还是挺满意的,看来辽人也不全都是蛮子嘛。想起在大宋的时候,大家都称辽人为辽蛮,没有想到到了辽国境内,辽国人又叫宋人为宋蛮子,呵呵,着实搞笑了点。

过了边境,后面还有数道关卡,因为有了辽国边军发放的官文在身,一路上穿州过县可以说是畅行无阻。很快,杨延融便来到了后世的北京,也就是现在的幽都府。而且比信上说的十天,还提早了三天的时间。

幽都府是辽国五大都之一,称为南京,也就是现在的北京这一带。这一带的汉人极多,可以说是汉人占了绝大多数,但因为被契丹人统治时间太长了,也都以辽国人自居。当然,语言还是以汉语为主,要不然,杨延融可就抓瞎了,只怕连找个问路的人都没有。

第319章 幽都府

幽都府又名幽州,乃是幽云十六州之一。自从六十年前石敬瑭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以后,便一直是辽国人重要的军事重镇,特命名为南京。

杨延融到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这一路上日夜赶路,身子早已累乏,自宣武门进城之后也顾不得欣赏风景,找了一个大的客栈草草吃了一点东西,便去客房里面蒙头大睡。这一觉睡得真是香,直睡到第二天早上才起来。从汴梁到幽州,转展数千里地,别说是个人了,就是台机器只怕此时也罢工了吧!

左右无事,杨延融便出了客栈,到街上去转转,看看这个辽国人的南京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看着街人的行人,店铺,简直就跟大宋境内没有什么两样嘛,穿的是汉服,讲的是汉语,若不是早就知道这里是辽国境内,只怕还会当成是大宋呢。

他却不知道,辽国已然是一个汉化程度极高的国家,早已人原始的马上民族中脱离出来,成为一个农业军事大国。当然,被汉化的也只是一部分而已。契丹贵族们都已不住帐篷牙帐,而是住的沉宅大院,就连朝庭体制也多模仿唐时。辽人制国,称为一元二治,契丹人治契丹人,汉人治汉人。所以,这南京幽都府的官员士卒也多为汉人。

杨延融想起那个纸条上面写的什么“候君于天星楼头”,他哪知道天星楼在哪里?想来,定然是一个楼的名称吧,楼头,那就更好理解了。

杨延融扯过一个百姓一问,才知道原来所谓的天星楼居然是辽国人观察星相的所在,也就是天文观察台。真是晕了,这些契丹蛮子也会观察星相?杨延融压根本就不相信,显然又是那个一元两治搞的鬼。随便造一个楼出来,让其治下的汉人感到高深莫测。要知道在这个时代,能够观察星相的人那可就是传说中的高人了。

杨延融暗笑,这契丹人模仿也太像了点吧?打听清楚了天星楼的所在,杨延融当即便决定去踩踩盘子看看点,免得到时候被那个从未见过面的女人给算计了,那可就是一件杯具的事情。

幽都府战地极广,在这个时候绝对算得上是个大城市了,人数将近七八十万。杨延融在街上晃荡了半天,好不容易在城西找到了天星楼的所在,举目一看,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日了,这天星楼确实够高的,估摸着也有二十来米高了吧。四周绿树映盖,层层房檐从绿树丛中露出头来,看起来很有一股子清幽的气势。

那天星楼全由石头砌成,一圈圈的阶梯蜿蜒而上,最上端建着一处亭子,正对面看过去,一方巨大匾额上“天星楼”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欲要飘然而去。一见之下便知是名家手笔。杨延融虽然不会写毛笔字,但他的眼力可着实不凡。

望着这么高的楼台,杨延融都觉得有点眼晕,这要是爬上去了,下面四周让人一围,将那阶梯砍掉,可就会活活困死在天星楼上了。

杨延融一见就想起了最坏的打算,看来到时候得去准备一根长绳子了,免得到时候真出现了这种情况,可就真的衰到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