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很好,爱卿这话朕记住了。”李世民话说到这儿,便停了下来,颇为赞赏地看了高恒一眼,接着鼓了下手掌,但听后殿中一阵响动,却见宫中侍卫副统领吴升领着一群精悍至极的年轻宦官抬着一副大型沙盘从后殿转了出来,将那副沙盘搁在了李世民得卧榻边上,而后,除了吴升单独留下之外,余众皆隐入了后殿。
“开始罢。”面对着吴升的躬身请示,李世民虚抬了下手道。
“是,奴婢遵旨。”吴升躬身领了命,一侧身,转向了沙盘,指点着道:“据线报,均州来人聚集于小李庄、王庄、刘村三地,各相距两里有余,成鼎足之势……”
吴升滔滔不绝地述说着,将各种情报一一汇报了出来,说得倒是详尽无比,然则高恒却并没有十分用心地去听,原因很简单,高恒从“旭日”所获知的情报比起吴升所掌握的要详尽了许多,也全面了许多,可听着听着,高恒便听出了其中的味道来了……吴升的情报涉及吴、魏、蜀诸王的势力,可全都是外围势力,却没有提及各王府的兵力配备情况,甚至连提点一下都没有,若说吴升这等专行情报勾当的人物会犯这等低级错误,高恒自是不会相信,这里头一准有文章在!
高恒能被李贞收为唯一的弟子,天资之高自是毋庸置疑的,这些年来其跟在李贞身边,早已见识过了无数的阴谋与暗算,此时仅仅略略一想,便已猜出了吴升此番举动背后的用心之所在……吴升之所以不提诸王府,并非他不清楚诸王府的虚实,而是奉了李世民的旨意故意不提,其用意就是在传达一个暗示,那就是诸王的势力可以扫除,可诸王却不能动,无非是李世民护犊,舍不得已不多的儿子再有死伤,这是在告知东宫一系得饶人处且饶人,莫要赶尽杀绝。
“高爱卿,尔可都听明白了么?”就在高恒愣神的当口,吴升不知何时已经将情况介绍完了,李世民挥手示意吴升退下之后,微笑地看着高恒问道。
“启奏陛下,微臣听明白了。”高恒顾不得胡思乱想,紧赶着躬身回答道。
李世民笑了笑道:“哦?是么,说说看罢。”
“是,微臣以为诸多巨寇流窜京师,恐有不轨,当剿除为要。”高恒一本正经地回答道。
李世民乃一代之圣主,心思自是非常人可比,一听高恒此等偷换概念之言,立马便知高恒已听懂了自己透过吴升所要传达的真实意思,这便笑了起来道:“嗯,高爱卿厮言大善,朕心甚慰矣,既如此,卿可敢为朕平之否?”
高恒单膝点地,高声应答道:“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好!卿之忠心朕记住了,朕给尔专伐之权,京师各营之兵任由卿选调,切不可走脱了一人,但也不可扰民过甚,该如何运筹,卿可自决之,朕一概不问,回头朕给尔密旨一道,尔先告退罢。”李世民坐直了身子,一挥手,很是爽利地下了定论。
“陛下圣明,微臣告退。”李世民既已下了逐客令,高恒自是不敢多留,紧赶着行了个礼,躬身退出了大殿,自行回转东宫不提。
“陛下,专伐之权……”待得高恒退下之后,始终默默不语的长孙无忌忍不住站了出来,试图劝李世民慎重行事……先前议事之际,长孙无忌本就是勉强同意此番平逆交由东宫主理,对于专伐之权,其更是担心不已,怎奈李世民之意甚坚,而房玄龄又一力赞同,这才不得不默认了此事,可此后越想就越怕,担心一旦形势超出控制,不单诸王要倒霉,便是他长孙世家也可能受到波及,毕竟长孙世家与李贞之间可是有着旧怨在的,尽管如今早已淡化了许多,可难保东宫那帮人不会借此平乱之时来个殃及池鱼的,有鉴于此,长孙无忌也只能强自出头,试图再做最后一次努力了的,只可惜这份心机却还是白费了……不待其将话说完,李世民便轻轻地摇了下头,打断了长孙无忌的话头,无奈之余,长孙无忌纵然再不情愿,也只好默默地退到了一旁,暗自寻思着自保之局……
东宫书房中,一身青衣的纳隆端坐在文案后,微皱着眉头看着手中的一份折子,一副全身心投入其中之状,然则,若是留心细看,便可发觉纳隆的心思其实压根儿就没在那份折子上……自打纳隆坐下来看折子起,整整一个半多时辰过去了,就没见他翻过页,拿着这份折子,与其说是在看,倒不如说是摆个从容的样子罢了,不过么,这也不奇怪,李贞与莫离皆不在的情况下,纳隆便是这东宫的主心骨,断不能有丝毫的举止失措之事存在,尤其是在这等微妙时分,就更是如此了的。
“纳先生,某回来了。”就在纳隆心神恍惚之际,高恒从书房外大步闯了进来,语气激动地叫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