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页

“不然。”苏勖冷笑了一声道:“陛下所行之策乃术也,非道矣,既是术,则有破解之道,殿下来日之机会未必就在越王殿下之下,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李泰琢磨了好一阵子,却始终看不出自己的机会何在,无奈之下,只好求助地看着苏勖,很是恭敬地躬了下身子,拱手为礼道:“小王愚鲁,肯请姑父赐教。”

眼瞅着李泰彻底缓过了神了,苏勖欣慰地看了眼李泰,这才笑呵呵地开口道:“殿下明鉴,陛下既然要制衡,那该由何人来制衡呢?毋庸置疑,只能是诸皇子罢,此乃自然之事罢了,如今泰山神谕一出,吴王殿下声明大起,隐隐然已有与越王殿下分庭抗礼之势,那就让吴王殿下抗去好了,殿下正可安心下来做一些事情,以待时局之变化。”

“唔,小王心中有数了,只是具体该如何着手,还请姑父详加指点方好。”李泰心头一振,坐直了起来,略带一丝激动之色地拱手问道。

“就明日早朝之局面而论,越王殿下虽定能入主东宫,然则某料吴王那一头必然会出头抗争一、二,此乃宣告存在,以保留希望之举动,殿下切不可妄动,静观其变即可,如此一来,吴王殿下自然就是出头的檐子了罢,越王必会想方设法对付吴王殿下,而殿下即刻暗中积蓄力量,静候时机之到来,此有数事是殿下须牢记在心的:其一,刑部绝对不能丢,那个廖承业必须想方设法排挤出去,不过此事急不得,可暗中留意,等待机会。其二,殿下均州的僚属当想办法调入京师,老夫既然在户部,安插些人手还是办得到的,若能培植班底,将来自然有用得上的时候。其三,但凡越王殿下所负责之政务,殿下不妨跟在吴王后头,给越王殿下制造些乱子,打打闷棍,但切记须由吴王殿下那头出马,殿下只能敲敲边鼓即可。其四,也是最根本的一条,让‘响铃’遍访天下,寻找能人异士,尤其是知兵之人,这一条可在各地来京应试之武举中寻觅,以备将来之需。殿下若是能行得此四事,何愁将来无望乎?”苏勖正襟危坐,畅畅而谈,一番宏论下来,听得李泰两眼发亮不已。

“好,既如此,小王便依姑父之言行事,且看小八能嚣张到几时!”李泰心情激动之下,霍然而起,在亭子间来回走动了一阵子,咬牙切齿地说了一番,一张脸在月色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的狠戾。

此四策乃是苏勖冥思苦想了数日之所得,然则苏勖也不敢保证凭着此四策便一定能保得李泰上位,这只能算是没有办法之下的办法罢了,其真实之用心说穿了也就仅仅只是为了鼓起李泰的斗志而已,此时见李泰终于再次振作了起来,苏勖自是安心了不少,欣慰地拈着胸前的长须无声地笑了起来……

夜深沉了,可对于有心逐鹿东宫之人来说,却注定是个不眠之夜,不独魏王李泰一人睡不着觉,其余诸皇子亦然如此,哪怕是即将入主东宫的李贞也是同样,各方势力围绕着朝局的可能之变化,全都在密谋着,算计着,长久的等待终于到了即将见分晓的时候了……

第421章 谁主沉浮(下)

寅时四刻,天虽然尚黑着,几近一夜无眠的李贞早早地便起了,在后院的空地间耍了几趟拳脚,练了回枪法,出上一身的臭汗,这才算是将心中的烦躁之情平复了下去,紧赶着梳洗了一番,匆忙用了几碗白粥,便乘上马车,往皇宫方向赶去,只是人在车中,心情却始终澎湃激荡,几难以自持。

面对着即将入主东宫之现实,李贞又怎能不激动呢,多年的操持,多年的布局,不都是为了今天么?这一向以来的刀光剑影,尸山血海的厮杀,阴谋诡计间的腾挪,而今终于要换来一个决定性的胜利了,哪怕李贞两世为人,却也无法保持往日的冷静,当然了,李贞也清楚,入主东宫之后,并不意味着就大局已定,尚有着无数的阴谋与暗箭在等着射向自己……自大唐开朝以来,还真没哪个太子能登得上皇位的,无论是前朝太子李建成,还是今朝之李承乾、李治,不是死于非命,便是黯然下台、苟延残喘,这等血淋林的前车之鉴,哪由得李贞不小心谨慎万分的。

怕了么?当然不!早在踏上夺嫡之路的那一天起,李贞便有了这个思想准备,先前如此艰险的道路都一路闯将过来了,李贞又岂可能在这等辉煌将至之际退缩,纵使前方是刀山火海,也决计挡不住李贞前行的勇气与决心,如果注定要踏着某些人的尸骨前进,那么李贞也绝对不会心慈手软,这不单是为了李贞自己,更是为了那千千万万跟随着他一道冲锋陷阵的属下们,这是责任,也是李贞的宿命之所在!

“殿下,殿下。”马车不知何时早已停在了皇宫门前,车帘子也早已卷起,可却没见李贞从车上下来,弄得一众亲卫们都有些子莫名其妙,到了底儿,还是鹰大灵醒,贴在车厢边低低地唤了两声。

“哦,知道了。”李贞听得响动,这才算是从神游状态中醒过了神来,漫应了一声,紧紧地握了下双拳,而后迅即地松了开来,一哈腰从马车厢了钻了出来,整了整衣衫,大步向皇宫的大门行了过去。

“殿下,您来了。”

“殿下,您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