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页

完了,全完了!一听到身后传来的喊杀声,乙毗咄陆立时心如刀绞,面色惨淡地看着己方骑军被人赶得放了羊,一时间心如死灰,一双老眼中满是凄凉,木楞楞地骑在马上,就立在河中,动也不动一下。

“大汗,快走,唐军追上来了!”新任左狼帅阿约齐古于乱军中冲到了乙毗咄陆身边,见乙毗咄陆在河里傻站着发愣,忙不迭地抢上前去,一把拉住乙毗咄陆的马缰绳,高声地嚷道。

“逃?”乙毗咄陆抬起了头来,茫然地扫了阿约齐古一眼,苦笑着道:“本汗还能往哪逃?尔自己逃好了。”

“大汗,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您快走,末将这就领人去杀开一条血路,保护大汗冲出去。”阿约齐古见乙毗咄陆如此颓丧,顿时急了起来,猛地一拉乙毗咄陆的马缰绳,便要往河对岸冲去。

“放开,阿约齐古尔快走,回部落召集精兵,去请拔灼王子出兵,快走!”乙毗咄陆猛地一抖马缰绳,将阿约齐古的手震开,高声地嚷了一句。

“大汗……”见乙毗咄陆不肯走,阿约齐古急忙回头,试图再劝说一番。

“快走,李贞小儿的目标在本汗,我若是与尔一道走,那就谁都走不了,快走!”乙毗咄陆吼了一声之后,不再给阿约齐古开口的机会,猛地一刀刺向阿约齐古胯下战马之马臀,战马吃疼之下,驼着阿约齐古沿河而下,很快便冲出了老远。

李贞所部的赶到,就有如压在骆驼身上的最后一颗稻草一般,彻底压垮了西突厥骑兵们残存的抵抗之心,除少数见机得快的溜走了之外,余者在两路唐军的前后夹击之下,纷纷下马投降,战事至此已算是到了尾声,唯有百余名白狼军将乙毗咄陆团团护在河心,死活不肯放下手中的武器,而唐军也没有发动攻击,只是将这一小撮西突厥骑兵团团围住,等候着李贞前来决断。

“乙毗咄陆,尔降是不降?”拨马从众军中走将出来的李贞,扫了眼被围在核心处的乙毗咄陆,语气平淡地问了一句。

“嘿嘿……”乙毗咄陆瞪着一双血红的老眼,怒视着李贞,爆发出一阵令人毛骨悚然的怪笑声,而后突地提高了声调吼道:“我西突厥只有战死的大汗,绝无投降之大汗,李贞小儿,尔可有胆与本大汗一战否?”

无聊,都他妈的要死的人了,谁有空陪你玩单挑。李贞不屑地笑了一下,挥了下手道:“尔既一心求死,那本王就送你上路好了,放箭,全部杀光,一个不留!”

“李贞,你这胆小……啊……”不待乙毗咄陆将骂人的话说完,四周包围着的唐军官兵便已乱箭齐发,将那百余名白狼军骑兵连同乙毗咄陆一道射成了刺猬,乙毗咄陆发出最后一声惨叫,翻身落入了河中,溅起一大片的水花,一代枭雄就此命丧黄泉……

第335章 李贞之烦恼

贞观十八年三月初一,越王李贞率部出天山,长途奇袭西突厥五大俟斤部老营,逼降阿史那瑟罗所部,三月初五,于百叶河一战,全歼西突厥大汗乙毗咄陆所部十余万之众,乙毗咄陆之子俟斯萨度设逃回老巢,于贞观十八年三月十一日,在大将阿约齐古的拥戴下,聚兵三万余,自立为西突厥大汗,并遣使向薛延陀汗国表示臣服之意,盛邀薛延陀入西突厥助战。

贞观十八年三月十七日,薛延陀王子拔灼亲率大军十六万余众经红山嘴翻过阿尔泰山进抵乌伦古河一线,在乌伦古河之北岸连营十数里,以为屯兵之场所,然,其所部大军并未渡过乌伦古河,而是派出了使节向安西大都护府都督、越王李贞发出照会,言及自己一行乃是为调停大唐与西突厥之争而来,大唱和平之赞歌,“希望”安西与西突厥能和平共处,并发出聚会之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