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页

晁勇笑道:“我听到半天赚了三万多贯也眼红啊,恐怕以后镜行会是票号的最大客户啊。”

任金奴也娇笑道:“多谢王大人对票号的支持。”

王靖虽然是镜行掌柜,但是还是有着官身的。

王靖慌忙道:“不敢当,不敢当。存到票号,交账时只要把存款单交到户部就行,不然这许多铜钱还要找人看管。户部要现钱时,我再来取便是。”

任金奴看着晁勇道:“我们的新业务可不可以让镜行和户部先试用一下。”

王靖看有表现的机会,忙道:“有用到小人的地方,只管吩咐。”

晁勇想了想,道:“可以,而且票号和镜行可以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比如,镜行只收票号的银票,可以帮助票号推广银票,也可以减少镜行的工作量。”

任金奴只是想着让镜行买银票,还没想到可以这般推广银票,不由双眼一亮,娇声道:“太子高明,这样一来,想买银镜的人就必须先把钱换成银票,而现在几乎所有人都想买银镜,也就意味着所有人都得买银票。如果让所有官营买卖都只收银票的话,银票就成了大家不可或缺的钱币了。”

王靖也听出一些端倪来,道:“银票是和宋朝的交子一样的纸币?”

晁勇点头道:“恩,银票最终就是要发展成纸币。不过初期银票只是不记名的存款单,只要拿着银票就能来票号兑现足额的钱币。”

王靖赞道:“太子高明,可以足额兑现就保证了银票的稳定。银票一面市,肯定会受到大户和商人的热捧的。过去他们便习惯了用交子来支付大额的货款,宋朝灭亡后,交子彻底成为废纸,商人只能用一车一车的铜铁钱交易。银票正是他们渴求的东西,不需任何强制手段,只要保证银票能兑现,他们就会主动用的。当然镜行只收银票也确实能减少我们的工作量,今天收入三万多贯,店里的伙计都来不及一个个清点钱币,只能秤重核实一下,但是其中也一定会有差错。如果有了银票,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了。”

晁勇笑道:“既然如此,票号便抓紧时间做银票出来,多做一些防伪标识。我回头也请朝廷立法,伪造银票者处斩。”

任金奴点头道:“我这就让人去请金大坚和萧让来,商议制作银票。”

晁勇对任金奴这种性子倒也十分欣赏,点头道:“好,便说我请他们吃酒,我也好久没见他们了。”

玉臂匠金大坚和圣手书生萧让如今也都在朝中为官,不过金大坚在工部,萧让则在翰林院,专为晁盖起草诏书。

票号的存单便是两人和工部的匠人一同设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