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多保忠道:“若是没有大梁,你们能有机会攻打陕西吗?我罢官后,夏国不但丢了横山地区,其他军司也都是损兵折将,何曾再开疆扩土过。若是宋朝不灭,恐怕大夏迟早也要被宋朝攻灭。我党项人不过一百多万,却要和一个人口万万人的国家为敌。除非能快速灭了宋朝,否则长期消耗之下,最后败得一定是我大夏。这一点我比你们都清楚,如今夏国可还有比我领兵时间更长的?我领兵数十载,和宋朝也打了数十载,无论杀多少西军,下次再领兵去时,西军还是那么多,根本杀不完,而我族却是大败一次,便要休养生息多年。”
李仁爱不过十四岁,往日又多是用功于汉学,并不十分了解兵事,一时也不知从何驳斥。
耶律南仙看儿子被教训,也不知如何帮儿子,而且她也不觉得此时再争论这些事情还有什么意义。她心中想的还是刚才晁勇说的话,不过她却是想不出什么办法,看仁多保忠打开话匣子,便道:“过去之事便不议了,如今却是正如老将军所言,要多为党项族保留一些元气。”
仁多保忠听得耶律南仙这般说,张口欲言,却不知如何称呼耶律南仙了,顿了顿,才道:“说的是。”
耶律南仙笑道:“老将军虽然在兴庆府闲居多年,但先前领兵数十年,想必仍能掌控仁多部。这样一来,也免得仁多部再受损失。”
仁多保忠摇头道:“我在兴庆府已经近二十年,部落也不知换了多少人了。我有把握说服仁多部,也不过是借着大梁威势,才敢夸口。只要族中的人不傻,便该知道何去何从。”
第四百三十一章 拔毛凤凰
耶律南仙又捧了仁多保忠几句,便道:“老将军方才也听得太子所言,我孤儿寡母一旦到了东京,若无朝廷封赏,恐怕用不了多时便饿死东京了。我死不足惜,但是我儿毕竟曾是大夏国主,若是饥寒而死,恐怕整个党项族都要蒙羞。因此请老将军为我儿想个法子,好歹建些功劳。”
李仁爱先前听着耶律南仙吹捧仁多保忠便有些不解,只是出于孝顺,不好阻止母亲说话。如今听得母亲都是为他考虑,心中也是大为感动。同时对母亲说的事情也是大感担忧,刚刚为了活命,他已经把国主的尊严都丢了,自然不愿日后饿死东京。
仁多保忠想了想,摇头道:“李乾顺没有嫡亲兄弟,亲善的察哥也战死了。你能继承国主之位,也不过是各族元气大伤,无力再内斗。我党项族不同汉人,更信奉的是武力,而不是血脉。如今兴庆府被大梁攻破,你也被擒,各部谁还会听你的号令。各部要降顺的,都会巴巴跑来向大梁太子表忠心,难不成他们还会和太子说,他们是听了你的号令才来归降的?这样太子也不会放心。”
李仁爱道:“宋朝赵佶不就下令中原州府归降大梁吗?”
仁多保忠笑道:“这就是汉人和我们的不同,汉人即使他们自己怕死或者贪恋权位,准备投靠大梁,他们也要给自己寻一个遮羞布。但是我们党项人更直接,要归顺的人,便会争取最大利益,不会再把归顺的功劳分给你。”
李仁爱听得仁多保忠这般解释,脸上顿时没了血色。
耶律南仙道:“夏州一带是嵬名家族起兵的地方,那里的部落也多为皇室掌控,我儿可以尝试招降那里的部落吧。”
仁多保忠摇头道:“嵬名仁礼已经带着几万兵马逃往那边了,仁忠如果能退回来,必然也在那里。他们兄弟在皇室中也素有威望,再加上手中兵马,那一带的部落是听你的还是听他们的?”
李仁爱道:“那我直接招降仁忠、仁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