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页

晁勇原本以为来西北只是和西夏人作战,没想到宋朝都已控制陕西这么多年,还是有这许多问题。看来移民才是征服的最好办法啊,让汉人成为所有地方的主流,番人成为少数部分,应该也就翻不起什么风浪了。最好是再让汉人和番人杂居,以汉人庞大的基数,融合番人。

不过这些事情都得以后慢慢做,当务之急是打退西夏,保持稳定。想要最快的融合番人,就得解散他们的部落。不论何时做这个事情,恐怕都要引起反弹。只有中原一统,他才能腾出手来对付不听话的番人。

任谅喝了口茶,道:“说了其他五路,就剩永兴军了。永兴军算是情况最好的一路吧,而且前面有鄜延路和环庆路挡着,永兴军也没有经历过战火。加上宋朝重视商业,永兴军的商业很发达。关中平原沃野千里,农业自然也不错。境内又以汉人为主,只要吏治清明,永兴军便不用担心叛乱。”

晁勇点头道:“不瞒任公,朝廷之所以没有动陕西各路官员,只是想保持一个安定的后方,抗击西夏。等打退西夏,到时便会整顿吏治。”

任谅笑道:“这个我自然知道,聪明人也有不少,最近弃官南逃的官员不在少数。”

晁勇却是没关心朝政,道:“朝廷派人来了?”

任谅道:“朝中可用的官员不足,皇上让下官推荐了一些永兴军的官员,又派了一些刚刚中举的进士来。其实其他路的官员也可以调整,西军兵马多集中在几个将门世家,有一些知府是他们做知州,上马管军,下马管民。还有一些州府则是以文官做知州,这些文官都是宋朝派遣的,朝廷调整他们的官位,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不过这个事情,最好还是问问老种经略相公,这陕西的事情他最清楚,免得有一些文官和将门有私底下的联系。”

宋朝对武将本就十分忌讳,武将为了避免皇帝猜疑,也很少和文官结交。

晁勇听得任谅这般说,想了想,道:“任公是说老种经略相公有情报系统?”

任谅点头道:“种家将第一人种世衡当初收服了许多番人部落,种家将既可以靠汉人搜集消息,也可以靠那些番人搜集消息,搜集消息的能力不差于西夏。”

种世衡是种家将的开山人,不光武艺出众,也很有谋略,而且善于和羌人打交道。

当年范仲淹巡视边境时,得知环州的很多羌族部落都偷偷和夏国国主李元昊联络。范仲淹马上想到种世衡,把他调来做环州知州,镇抚羌族。

羌族一个部落的酋长牛奴讹,平时非常倔强,但是听说种世衡来赴任,就跑到很远的地方去迎接。

种世衡和他约定,第二天一定到他的帐幕去,慰劳部落百姓。

没想到当天晚上,天上纷纷扬扬下起了大雪,积雪足有三尺深。

种世衡的侍从就劝说:“牛奴讹凶狠狡诈,难以信任,况且道路险阻,不易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