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0页

宋阀[校对版] 宋默然 2228 字 2023-03-15

“父亲是武臣,不该议论朝政。不过,也是在此处,并无旁人,臣妾斗胆说一句,王师已复中原,夺回东京,这些年不知耗了多少钱粮,折了多少人马。现在女真人既主动求和,怎不允了他?免得战端再起,生灵涂炭,也省得那些大臣们再逼圣上御驾亲征,让臣妾在这宫中担惊受怕,整日惶惶。”刘皇后说的这意思,怕就是刘光国的意思,所谓“武臣不该议论朝政”云云,不过自欺欺人而已。

赵谨自然不会往深里去想,就算想到了,也不会提,只道:“正是此理,朕素闻坐大位者,当以仁孝治天下。兴暴兵,图边功,最是不仁。我仁宗皇帝饮誉四海,华夷共服,凭的便是一个仁字。既是女真人主动求和,自然该允,不过……”

刘皇后知道皇帝接下来想说什么,赶紧道:“官家,此事若交由徐良处置。试想,当初清河郡王徐绍在世时,誓言与北夷死战到底,绝不言和。他的兄弟子侄都在军中,怕是只想着建功立业,何曾思量一将功成万骨枯,徐良必不会同意议和。”

赵谨虽然爱极了皇后,也知道刘氏是什么意思,可他还真就没底。作难道:“绕开朝廷,独行其事,这恐怕不妥。”

“这有何不妥?先帝不是也曾经撇开朝廷,直接指挥麟王北伐么?”刘氏反驳道。她说的是当年先帝赵谌瞒着朝中大臣,直接授意折彦质北伐中原,夺回东京。

皇帝看她一眼,小声道:“可那次北伐损兵折将,无功而返,先帝为此事差点没下罪己诏,朝中闹了好大事!”

刘皇后怂恿道:“那是北伐中原,胜负未知。如今女真人主动求和,这岂非十拿十稳?臣妾是想,既然北夷求和,总得有些让步才是。如此于我朝非但无害,而且有利,朝臣们拿什么反对?”

听她这么说,赵官家有些心动了。他倒是也想作点什么成绩给徐良等大臣看看,来个一鸣惊人。再者,也成全皇后。

只是,他自即位以来,军国大事多决于中书,他自己根本没有处理这种大事的经验,就算是想办,也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更何况,这涉及到两国和议,说是天大的事也不为过。

当他沉默之际,刘皇后却猜到了他在顾忌什么,遂道:“此事,其实官家不必操心。便交由前方的大臣办理即可。”她的意思,是想将此事全权交由淮南宣抚使刘光国负责,到时和谈成功,岂非大功一件?

赵谨却没有马上表态,仍旧低着头细细思量。天下,毕竟是他的,纵使平时不上心,但涉及到如此重大的利害关系,却仍旧不敢大意。只怕是一个不慎,非但没能出个风头,倒栽个跟头就划不来了。思之再三,对外唤道:“叫沈择来。”

第七百九十章 翁婿和睦

赵官家在皇后和内侍的挑唆下,终究是决定瞒着朝廷,直接授意前线的淮南宣抚使刘光国与金国接触。可皇帝到底还是忌惮着政府,再三申明,只是接触,也就是说,即使刘光国在前头把一切都谈好了,最终拍扳定案,还是要由朝廷出面。

为虽然不算全功,可刘光国也大喜过望。兵败之后,他留下部队守徐州门户,自己撤到了宿州,便在此处与马五的使者往来。刘光国作得极隐秘,除了他弟弟刘光远以外,连李显忠等神武左军高级将领也不知此事。经过几番接触,他大体了解到了金国的意图。女真人这回是真心想和,也愿意作出让步,希望结束两国几十年以来的敌对战争状态。

探到了这个口风,刘光国很是兴奋,打起了如意算盘。倘若,女真人肯把山东之地交还,而这事又由他主持,那么如同当年的童贯一样,复山东之功,该算在他头上。如此一来,朝廷就该兑现承诺,封他为郡王。从此,与何灌徐卫并列,只在麟王折彦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