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响起马蹄声,杨再兴也跟了上来,他侧头道:“杨都统,你怎么看?”
“就这些撮鸟,挡得住我一击?”杨再兴不屑道。
李成卫摇了摇头,杨再兴见状,手中铁枪往前一指:“你难道没看出来,这些都是充数数的?”
李成卫面露疑惑之色,再定睛一看,忽地暗叫一声惭愧。他始终担心大名守军死守,心里头一直放着这个事,以至于没有细致观察。只要仔细一看,不难发现,城上的守军虽然人数不少,但排列不得法,弓手、弩手、刀牌手,按作战用途区分,应该排在不同的位置。可城上的守军都是拥作一团,毫无章法可言。再看细心些,竟看到城上简直是鱼龙混杂。有些人身着戎装,有些几乎就是穿着常服上来的。
“成了,比照护城河的宽度,城墙的高度,咱们临时赶制一批器械,上午歇歇,下午扣城。弟兄们也该蓄蓄力了。”杨再兴轻描淡写的。
“嗯,趁这空档,咱们……”李成卫道。
他话没说完,杨再兴哼了一声:“知道,劝吧,李都统要是能把这大名城劝开,倒省了许多事。”
当即,二人归阵,下令后退数里,马不离鞍,人不解甲,就地歇息,吃干粮,喝冷水,把肚子填饱,下午好干活。同时,命令部分士卒,按照一定的规格,赶制攻城器械。骑兵出击,不可能把大型攻城器械都带上,所以只能临时赶制诸如简易云梯,以及必不可少的壕桥之类简单的器具。从前西军攻城,那都是有巨砲巨弩的支援,现在,只能“从简”了。
李成卫歇下来之后,马上召集中军中刀笔吏,以徐卫的名义,写成劝降书,投往大名。将士们从昨天出发,一直到现在兵临大名城下,没好好吃上东西,也没得到休息。虽说西军训练严酷,这点辛苦不算啥,但再勇猛的士兵终究也是人,也是血肉之躯。
见宋军稍却,撒乌抓紧时间备战。他恨不能把屯积在城里的器械都弄上城去,但是刀枪弓箭这些玩意是人就会使,可像巨弩这种大杀器,那不是阿猫阿狗都能摆弄的。像八牛弩,神臂弓这种利器,往往要十数人甚至数十人一齐操作,没经过训练,只能是摸瞎。城中砲车也不少人,可根本没有操砲手。
没奈何,只能趁宋军还没有攻城,突击训练了。
一时间,城里城外,都在紧急备战。大名城里的百姓听到风声,上午各种谣言在城中飞传,有人说是“流寇”来犯城,也有人说是官军打过来了。还说得有鼻子有眼,说是城外领兵的,就是折郡王,破城只在旦夕之间,咱们等着光复就行了。总之,整个上午,大名百姓都在紧张和激动中渡过。
不过,撒乌等金国官员就不是这样了。
这会儿,他领着一帮文武部属匆匆行进在往衙门去的路上。他手里攥着一条白绢,神情凝重,脚下健步如飞,口中也连珠炮似地问道:“什么时候?刚刚投进城的?投了多少?都谁知道?”
“总管放心,就这一封,是由一名女真猛克取到的,没有流传。”有人回答道。
撒乌拉长着脸进入大堂,也不往帅位,随便在一张椅子上坐下,其他部属都围在旁边。只见他展开那条白绢,上面是工工整整的汉字,也没有排头称谓。
直接就是“宋东莞郡王,上柱国,知枢密院事,川陕宣抚处置副使徐卫,告大名守臣。”只看这起头,所有人都倒抽一口冷气,娘哎,还真是他啊?真是怕什么来什么!上一回西军入河北,还是宋金结盟攻辽,这一回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