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徐良听罢,缓缓点头。“有道理,我会考虑的。九弟,你给我交个底,你对此次北伐前景持什么态度?”
“这正是我想说的。”徐卫马上接过话头。“你在资政殿上,不该夸下海口。你这样只会把自己套进去,战场上的事作最好的期望,作最坏的打算,谁敢保证战无不胜?”
“这你别管,政治上的事你不懂,你只要告诉你,依看来,此次北伐前景如何?”徐良挥手道。
徐卫笑了笑,说道:“这么说吧,现在金军主力都摆在河东和燕云,防御西军和辽军。因此,你所说的西军直捣燕云恐怕有些过于乐观。但是,如果南方诸军能够统一协调,精诚合作,那么,对于收复中原,光复故都,我持乐观态度。再说一次,前提,是不会出现上次那种,神武前军和神武后军各自为战,互不响应的情况。”
“这你放心,韩世忠和岳飞都起于行伍,他们怎敢违背折彦质的节制?折仲古可是以二府大臣身份宣抚地方。”徐良道。
“但愿如此。”徐卫淡淡道。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南方诸军怎么打,轮不到他去操心。
“你打算几时回去?”徐六问道。
“如果朝中没有旁的事,我打算明天启程回去。不过,照情况来看,西军八月出兵是赶不及了。”徐卫道。
“没关系,我让淮西军先打,折家和韩世忠岳飞次之,你回去以后,自行安排吧。其实我也没指望西军能直捣燕云,此番北伐,若能收复中原淮东,就算成功。在朝会上,我之所以那么说,不过是鼓动圣上和朝臣。”徐良这才道出原委。
“随你。”徐卫道。
徐六见堂弟情绪不太对头,忽然道:“老九,你晓得这次紧急召你入朝,你心头不痛快是吧?为兄知道你本来也在紧张准备,突然之间召你回朝打乱了你的计划。但是,你要明白,这次北伐对大宋,对我本人,都至关重要,我需要北伐的胜利,明白么?”
徐卫不回答,但他心里很清楚,堂兄需要北伐的胜利来稳固自己的地位。他现在虽然只是次相,但首相的位置空着,如果北伐能够取得成功,那么作为通盘谋划者,他极有可能身兼两相。
徐六见堂弟不吭声,又道:“只要我在朝中,你们在西陲就可高枕无忧。我提前给你透个信,只要这次成了,我就保证把你的‘副’字免去。”
徐卫现在的正式差遣是“川陕宣抚处置副使”,这么些年,他虽然一直行使着正职的权力,但那个“副”字却一直挂在头上,其原因就在于他是武臣。当初朝廷给他挂个“副”字在脑袋上,就是随时提醒他。
“这倒不打紧,我只担心六哥你政治上的考量太多,不要影响了前线才好。”徐卫道出自己的忧虑。
“你这话说得,徐家就你会打仗?哥哥我虽然是正经出身,但不要忘了,我也是徐家人。”徐良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