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页

宋阀[校对版] 宋默然 2312 字 2023-03-15

高孝恭这厮当初在大名府,就挖了徐家的祖坟。干这个他是轻车熟路,选了千余士兵,号称淘沙队,挖着锄头镐子就扒人家坟去了。甚至还有人说,往西走一阵,就是巩县,大宋历代天子的陵寝就在那边,去不去?

皇陵里那肯定是金山银山,这点高孝恭很清楚,可他实在有些担心。往西走,离陕西太近了,万一撞上西军可不是闹着玩的。而且,据说潼关那一带,都是紫金虎的防区,我可是扒了他家祖坟。他要知道我去了,还不带着人马来跟我拼命?

遂绝了这个念头,把那东京城外的大坟小坟挖了一个空。趁着围城的空当,他又派兵劫掠了京畿附近的州县,捡点女真人抢剩下的残羹剩饭。在隆兴四年的年底,再得东京留守司送来的钱财一百五十万贯,觉得面子也有了,好处也捞了,这才罢兵回河北。班师之际,运送“战利品”的车达数百乘之多。

金韩联军撤走后,东京军民出城只见坟茔被毁,白骨累累。多少人家的先人被暴尸在外!号哭之声,响彻东京!无不对高逆恨之入骨!杜充也傻眼了,他也没料到高孝恭连这等下三滥的事都干得出来!刨人坟墓,这在哪朝哪代,都是最为人不齿的下作行径!

老百姓的坟被刨了还好说,这东京城外,后妃公主,宗室权贵的坟也给挖个精光,镇行江在若得知此事,官家还不雷霆大怒?

而且,此时杜充也察觉到,宗泽张所,以及军中的将领们都对他非常不满。于是赶紧给他的后台耿南仲写信求援。耿南仲一见他蒌子捅得这么大,哪敢保他?回信说,你自求多福吧。

杜充越想越怕,最后干脆豁出去,以进为退,主动向镇江行在请罪,要求免去其东京留守一职。

果然,赵桓得知后妃公主和宗室权贵的坟墓被伪韩军盗掘一空后,发了滔天之怒!立即下诏免去杜充一切差遣,解回镇江听候发落。恰在此时,御史台长官秦桧授意下面的御史刨出了杜充昔日旧帐,指称,当年围滑州,杜充就应该被查办。为何时至今日,还能充任方面大员?

赵桓愈加震怒,将杜充革去一切职务,贬到岭南,并指示彻查。这一查不打紧,直接查到耿南仲脚跟前。杜充正是通过他的路子,才能在当初避过查办,近而摇身一变,成了东京留守。赵桓闻讯,心知是真,因为杜充就是耿南仲推荐的。

此时,镇江的朝野舆论都对耿南仲不利。言官弹劾其跋扈不法之事,达十数条之多,赵桓见状,念他在东宫陪自己十几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只罢去了他的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的差遣。

耿南仲在首相这个位置上呆了许多年,没想到因为杜充这根搅屎棍给搅下台去了。他一倒台,让朝中的主战派大臣看到了希望,要么上奏,要么面君,纷纷要求还以颜色。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也就是次相吴敏,本是靠耿南仲上台,现在姓耿的下去了,他孤掌难鸣。他原是主战派,倒向耿南仲,自然为主战派不容。主和派又认为他这个人不地道,是个墙头草。弄得两头不是人,想来想去,于其等着被赶下台,不如学杜充,遂上书请辞。

赵桓此时被激怒,愤然有强硬之意,同意了吴敏的辞呈。可首相次相都下台,换谁来顶?有人瞅准机会,力推被贬在外的李纲重新出山执政。然而赵桓似乎并没有重新启用李纲的意思,他甚至想过把陕西的徐绍给召回来。但顾忌到徐绍正在陕西推行改革,这时候陕西离不开他。最后把朝中有资格作宰相的人看了一个遍,实在没什么挑头,把赵鼎擢升为参知政事,暂代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的职权,把相位空着。

赵鼎这个人很较真,虽说是代理宰相,可他一上台,立即着手谋划。他认为,金人几次三番南侵,还公然在两河更立异姓,亡我之心那是路人皆知。跟女真人媾和,跟与虎谋皮无异。强硬,必须得强硬!他提出一个策略,“蓄力关陇,对峙中原”,也就是把恢复的希望寄托在西军身上。从陕西进攻,在中原坚守。

不光有这个大的策略,落实到具体的措施上,他也提出了诸多建议。首先,既然要在中原对峙,那东京留守司的部队实力必须加强。中央从政策和财力上,要给予支持。选派一位得力的东京留守,主持中原地区的军政事务。招募部队,充实行伍,严加训练,以保证南方不受金军直接威胁。

在他的规划中,中原地区应该有二十到三十万马步军,再加上西军二十余万,以及御营司,全国总兵力维持在六十万左右是合适的,兵贵精而不在多。

至于蓄力关陇,这一点徐绍已经在办。三五年之内当见成效,若徐绍成功,第一步应该是将金军逐出陕西。第二步就是收复河东。到了这一时期,中原地区已经具有相当的实力了,那么在和西军的配合之下,决战河北,完成收复故土的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