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页

宋阀[校对版] 宋默然 1756 字 2023-03-15

沉思良久,他没有回答徐卫的问题,而是说道:“何少保执意起用此人,本相也无可奈何。”

这话又勾起了徐卫藏在心中的疑虑,你李纲是陕西宣抚使,最高军政长官,怎么听这话却象是受制于何灌?朝廷虽然将“制置使”这一原来临时的委派职务改为常设,并在陕西试点,可你好象拥有最后裁定之权吧?

李纲似乎知道徐卫在想什么,低声道:“何灌手里有密诏。”

难怪!徐卫心中暗呼!我说怎么近来一连串军事行动,都是制置司单独出面下令,而且连晋升西军高级将领这样重要的仪式,李纲都不出席,甚至宣抚司连个代表也没有派出。原来何少保手里握着撒手锏。

仔细一想,这事也很好理解。何灌当初是提着剑保赵桓登上皇帝大位,官家对他自然是信任的。李纲虽然同样有拥立之功,可怪只怪他名望太高,高到连天子都猜忌他,这才以宰相之尊,被贬到陕西宣抚地方。

现在天子想统一西军兵权,何灌自然是最佳人选。为了让他放手去干,赐给他密诏也在情理之中。按说,赵桓这项改革是必须的,也是合乎时宜的,军队就应该让武臣去统率。文死谏,武死战嘛。只是,放在陕西,放到今时今日,却成了陕西的隐患。

其实何灌也没有做错,他用没有东京背景的人充当急先锋,打击跋扈的西军将领,收拢兵权,这无疑是正确的。西军兵权若不能统一,若永远处于这种各自为政的状态,就根本无法和金军争雄。

但问题是,你选了谁?你选了曲端!他是个甘受驱使的人么?何少保这回,确实急躁冒进了一些。

徐卫一时有些犹豫,既然军事上李纲说了不算,那自己此番可能就要白跑一趟了。

第三百二十一章 便宜行事

正当徐卫为难之际,李纲一句话却引起了他极大关注。“对了,子昂,东京之围已然解除。”

这可是个好消息,三叔被官家留在东京,担任留守司的长官,全面负责对金作战。之前听说金军一路追击赵桓,并围攻京城,还一直担心来着。徐卫听后,赶紧问道:“金军几时退的?”

“半月之前便已撤走,东京无虞。徐太师已传书至此,拿去看吧。”李纲起身,从公案上取过留守司发来的公文递到他面前。

徐卫却不伸手去接,李纲见状,说道:“此间并无外人,但看无妨。”

徐卫这才接过。原来,因为徐绍坚决抵抗,徐洪、韩世忠、岳飞等将率士卒拼死力战,累次击退金人进攻。再加上眼看着就要进入六月,气候火热,北军很难适应。士气受到挫折,兀术无奈之下,将从扬州一路掠夺回来的金银财物装成车队,经滑州渡河北去。这道公文中,除了告知金东路军已经撤退外,徐绍还秉承镇江行在的旨意,召何灌南下!陕西军务暂由制置副使种师中主持。

徐卫的目光在这段文字上停留了许久,因为古代行文没有标点符号,断句成了一门学问,他必须再三查验,以确认无误。将公文交还李纲后,徐卫十分不解,按说赵桓将心腹武臣何灌派到陕西六路来统兵,应该是一个大的方针政策才是,不说坚持一百年不动摇,好歹也撑个七八年吧?这才多久?怎么又要调何灌去行在?这赵官家有没有一件事情能坚持做到底的?国家的大政战略说变就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