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思索时,又听耶律马五说道:“国相,卑职在耀州失利后,退往华州,宋军曾遣军来追,被伏击回去。但此后,一直未见动静,卑职遣人刺探,得知统军的陕西都统制曲端,竟然带军西撤,进入了宁州。到后来定戎决战,他都一直没有出现。”
粘罕似乎不了解其中内情,疑惑道:“这又说明什么?”
耶律马五欲言又止,但前思后想,还是说道:“卑职猜测,这西军似乎也不是铁板一块。按说我军新败,曲端已经尽力来追,与种师中徐卫等人会合,以图围攻才是。但他却远离战场,这岂非不合常理?因此,西军内部莫非有什么矛盾不成?”
这个消息让粘罕眼前一亮!若果真如此的话,那战略制定就方便得多了!行军打仗,就怕上下一心,精诚团结的对手,若是各自为政,互不协同,但是百万雄师,亦不足惧!
第三百零六章 瑜亮情结
隆兴二年四月中旬,在得知金军已经在河中府完成集结之后,曲端以制置司都统制的身份下令给徐卫,命他无论如何,要确保潼关、风陵渡、蒲津浮桥三处周全。其实,不用他下令,徐卫就已经将这三处入口通道完全堵死。此时,吴玠已经自陕州返回,陕州兵马钤辖杨彦,都监马泰随后赴任。至此,陕华军已经收复防区内所有失地。
徐卫在给曲端的复函中,除了报告陕华军情之外,还根本吴玠等将的建议特意提醒,娄宿在洛阳盘踞月余,此时必已与援兵会合,他既然没有走潼关,那只能是渡河北上。因此,金军手里或者握有舟船,他们有可能选择我军防备薄弱之处渡河。
曲端亦深明此理,所以他派遣了一个人驻守丹州。这个人,便是与徐卫齐名的姚平仲。定戎大捷之后,两司论功行赏,姚希晏被免去了陕州兵马总管,陕华经略安抚副使的差遣,而改任环州知州兼兵马都钤辖。这个任命一度在西军内部引起热议,将帅们都猜测,两司长官这个任命,可能是为姚平仲接手环庆经略安抚使作准备。而对于这一点,各种将帅们是乐见其成的,姚平仲本是西军将门之后,关中豪杰还送他“小太尉”的绰号,他接手环庆总比姓曲的要好。
但也不乏“有识之士”看出个中端倪,无论是陕华帅徐卫,还是姚平仲,刘光世,都有着惊人的相同之处。他们系出将门,且为西军中年轻少壮一辈,而且无一例外在东京呆过,受到官家宠爱提拔。李纲何灌,让原本在西军中属第二梯次的曲端在前面充当急先锋,然后让徐卫姚平仲这样的年轻将领上位,将兵权交到他们手里,进而达到统一指挥的目的。
咱们能让他得逞么?
姚平仲虽然被调到环庆路,并且作了知州,可他心里还是很不爽利。原因无他,当年他跟种师道一起进京勤王的时候,他就已经是钤辖一级的统兵官了。而那时候,徐卫才是个乡兵首领。这才几年?紫金虎蹭蹭窜到大帅的位置了,招讨河东,他甚至还在徐卫麾下听命,叫他如何不急?
在调往环庆后,制置司就有人传话,将这个任命的深意挑破,让他用心打仗,两司长官不会亏待他。因此,姚平仲虽然不怎么待见曲端,但还是跟随他开赴前线,并受命驻守丹州。
姚知州是铁了心要建功立业,不想让徐卫比下去。一到丹州,马不停蹄地整顿城防,考察地形。吴玠等将佐判断金军会借舟船渡河,而且最有可能的地方就是丹州。徐卫念着招讨河东时,姚平仲不但爽快地出兵,而且力战有功,因此专门派人提醒他,丹州面临金军威胁。
姚希晏的性格是志得气满,虽然前两年倒了雾,被朝中的文官集团树立成反面典型加以攻击,可他那份骄傲仍在,回给徐卫的信内容非常简单,我还就怕金军不来!
当然,他这么嚣张也是有底气的,他手里有兵六千,器械精良,而且还有杨再兴这样的猛将。最让他得意的是丹州的地形,丹州就是后世的陕西宜川县,地处渭北高原,黄河沿岸,从地理上来说,它属于丘陵沟壑区,必定将大大限制金军骑兵的优势。
四月十八,丹州东南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