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绍一见徐原,立即问道:“义德是来向你二叔辞行的?”
“正是,侄儿恰巧要去三叔府上拜别,不想……”徐原话未说完,徐绍好像比他更着急,上前执住他手,大略嘱咐几句,无非便是用心尽力,不可大意之类,徐原领命而去。他前脚刚走,徐绍立刻进入府中。
徐家父子三人见他又行色匆匆地来了,心说今天怎么回事?一个比一个急?徐绍匆忙向兄长行了一礼,也不客气,端起茶杯大喝一气,怕连茶叶也吃下半杯去,这才舒出一口气。
“三叔,您这是……”徐胜大疑不解道。
徐绍像是虚脱一般跌坐在椅上,长长地舒出一口气后,摇头叹道:“唇枪舌剑!虽非疆场,却是血肉横飞,你死我活啊……”
这话一出口,就连徐卫也没听出个所以然来,啥意思?宫里干嘴仗了?
徐绍歇了一阵,见兄长侄儿都一脸疑惑,坐正身子,小声道:“李纲被任命为陕西五路宣抚使,兄长可知晓?”
“方才义德已经说过,怎么?有甚么不对?”徐彰点头道。
“太不对了!”徐绍一拍大腿,“这都是耿南仲几个撺掇的,他们是非要把李纲撵走不可!”
这话怎么说的?陕西五路是军事重地,大宋所有精锐,几乎都在此地。而宣抚使,便是一地长官,位高而权重,怎么听着好像是耿南仲等人排挤他一般?
“李纲在朝野声望很高,这次回京,许多人都以为他会重新拜相,提领朝政。而何栗位居次相,此次抵抗金人又有大功,他的位置十分牢固。如此一来,就只能动耿南仲的首相之位,他能不急?因此详议司一旦开始挑选陕西领军人物,耿南仲第一个支持李纲,用心险恶啊。”徐绍不住摇头道。
徐卫听罢,不解道:“陕西五路宣抚使,位置极其重要,由李纲统领,也正合适。难道三叔认为有什么不妥?”
第两百零二章 蚕食河北
“范文正公知道么?”面对侄儿的疑惑,徐绍问道。
范文正?正当徐卫纳闷,不知这位老范是何许人也,却见父兄都频频点头。又听三叔道:“昔日文正公以‘参知政事’身份宣抚西边,过郑州时见吕夷简,说自己只是暂时外任。吕相对他说了一句话,参政岂复可还?后来果然言中,这便是不成文的规矩。但凡宰相放了外任,永远没有回京的一天。范仲淹尚且如此,何况李纲?”
闹了半天,原来是说范仲淹。照三叔这么说,耿南仲一来忌恨李纲,二来怕他威胁自己首相之位,宁愿将陕西军政大权交到李纲手里,也要将他赶出东京政治核心。反正中央高度集权,地方的行政军事权限相当有限,也不怕他翻起甚么风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