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泽就是说老实话,他认为两万人调动到小秦岭,李纲当时正在玉州,批文是六州知州和通判发文准许。李纲确实有事后不查的罪名,但是西北战备紧张,李纲不可能还去理会这两万人的去向。宗泽还说,当初这两万人在西北的积极生产,才让玉州战事和西夏西北战事的粮草得到稳定补充,减轻了大宋各地的压力。宗泽认为,此事不过是意外之失。并且目前已经平定。
但枢密院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如果没有这件事,金人就会按照原计划和宋联手。而现在局面是辽金停战,虽然不知道他们是否有默契,但是对我宋军影响是比较大的。
而后还有一种理论,认为欧阳虽然有过失,但是将功补过。李纲有过失是情有可原。原则是不处罚,不奖励。
朝会有人趁机提出废除商业法,重新抑商重农,这个论调受到大部分大臣和赵玉的直接反对。商人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废除商业法不是去了商人的保护,而是加大地方官对商业的掌控。而且谁都知道,就因为商业的发展,大宋国力日日强大。就连弹劾欧阳的大臣也声明,不能矫正过枉。
最后就归纳三种论调,李纲背锅,欧阳背锅,两人都不背。最后一个论调只有少数人支持。事情闹成这样,必须要有个交代。赵玉本身也很矛盾,李纲才上任不久,并且在知晓阴谋后,立刻着手布置前线物资分配,可以说功劳不小。而欧阳更是掐死阴谋在胎儿状态,从仕官来功劳多多,对这人本就赏少,现在要处罚也说不过去。还有一点,处罚无非是流放罢官。一旦下达,将来要找个人来商量事情都找不到。
朝会暂歇。同时皇家报对前些日子发出的假消息进行更正。更正理由配合朝廷扑灭女真人的阴谋。文中对阴谋经过,从沉尸案开始进行了大概的述说。而后是欧阳独自入河南压制暴乱,虽然目前不知道具体情形,但是可以肯定暴乱已经结束。报纸表示将完善后续细节补充,同时对假消息引起的不便,对宋民进行公开道歉。
报纸对河中府和京兆府的安然过渡原因表示不知情,虽然这两府人要少一些,女真人不过四千来人,但是在事件中却一点动静也没有。报纸还刊发了朝廷一项决定,以欧阳离开河南为界限,任何未加入汉籍的女真人,不再添加。即使添加户籍也一律作废。这条是太虚子釜底抽薪中的最不引人注目的一招,他让女真族人开始了漫长的内斗和分裂。
报纸还报道了朝会上的争论和记者民间的调查。调查显示有三成人认为欧阳应该负责,三成人认为李纲负责,还三成人认为应该是当时发公文的通判和知州负责,只有一成人认为应该不罚而奖。
第239章 黑锅
九公公问:“陛下考虑好了吗?”
赵玉扔一片叶子在池中,看了许久后问道:“你认为呢?”
“陛下,这是国家大事,咱家不敢多嘴。”九公公道:“如果没有一个说法,恐怕御史们不服。不喜欢的李相的人不在少数,但咱家奇怪的是,不少本拥护欧大人商业行为的大臣,却是想把欧大人拉下马。”
“欧阳的影响力不是因为他是知县。而是因为他是两大商业协会的龙头。还有阳平大学的影响,和对开疆扩张版图的贡献。如果他本人不当官,专心管理两大商业协会,这样还能放弃因为当官不得不考虑,不得不牺牲商业协会利益的原则。对两大商业协会来说是莫大的好事。所以他当不当知县,影响并不大。”赵玉道:“但如果他不当官,朕就找不着他了。你看玉州、看西夏、看杭州舰队、再看河南的事就知道,朕拿不出象他这么能干的人。他办事不仅合朕心意,更能给朕惊喜。第一次对西夏打仗,朕想拿回两州就可,他好家伙,割了一大片下来。让朕可以从容布置丝绸之路。”
“那李相呢?”
“边疆紧张,李相是大宋知政务、知军事、知民情,忠心不二的正直之人。”赵玉道:“目前真离不开他。”军机处可以简单说一句话,把某某禁军调配到哪里,但是下面人就要跟上,这些全部要李纲来协调。李纲有民望又有官望,本人行得直坐得正。
九公公道:“要不陛下先贬一人?过一两年重新提拔不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