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页

第二天,大地初开,阳光普照,辛勤劳作的人起身下床又开始忙碌,新的一天伴随着那第一抹金色的阳光照进窗沿便悄悄告知新的一天即将来临。

紫禁城内,威武庄严,五步一营,三步一岗,严防死守,似乎向苍天宣誓今天的不平凡,要知道此等严肃的禁严在紫禁城内是不多见的!御林军,禁卫军,羽林卫,三军将士俱都面无表情的坚守在自己岗位上,作为一年一度的殿试盛会,皇宫内都会如此的禁严。

“升朝!”年轻太监一声高呼。

众大臣便匍匐下跪,口里喊着“吾皇万岁万万岁!”气势铿锵有力,仿佛一夜之间,大臣们都抹了印度神油,个个精面虎躯,一副副生龙活虎的精神劲头,朱祁镇看了之后非常满意,手臂微抬,大呼一声:

“众爱卿平身,今天朕有两件事需要宣布,第一件,乃是我朝盛事——殿试,第二件,大漠的瓦剌部落今日率领贡使向我朝纳贡来了!”朱祁镇哈哈大笑,君王英明,万邦来朝,这是每一代皇上都希望的结果,瓦剌部落的进贡还是从先皇那一辈沿袭下来的,但是新皇,他朱祁镇还是第一次,高兴之情自然是不言而喻。

众大臣有好些不明白,为何圣上将两件事同时说出来,难道说这第二轮殿试与那瓦剌进贡有关,可是又有何关系呢!众大臣脑子里塞满了浆糊,现在越来越摸不懂皇上的心思了。这个小皇上的城府也在一天天中筑起了高墙大院,这对于他们大臣想架空皇上的想法十分不利,一个大臣看不懂皇上皇帝的意图,是悲哀,也是不幸!

文武百官分清楚河汉界相对而站,与昨日一样,站于最首依然是十四位士子,今天,所有人俱都换了一身衣衫,唯独一位士子的穿着很是简朴,粗布衣衫,难道他窘迫到如此的地步,要知道此时哪怕是赊账,这门面也是要充一充的,可那一位倒好,浑然不觉。

“瓦剌亲王也先世子里里可布叩首拜见藩主大明圣上,愿天佑我大明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里里可布跪下堂下,壮声喊道。奇怪的是,有一位士子见到此人时眼睛一跳,他怎么来了!怕是来者不善呀!又偷偷瞥了一眼高坐台上的皇帝,他也搞不懂了,第二轮殿试就殿试,为何瓦剌进贡的时机如此巧合,这里面有何关系?

“世子,平身,今日可曾献了什么宝物,请呈上来!”朱祁镇向旁边这个年轻太监使个眼色,年轻太监下到堂上,手中端着一个长方体的拼盘,这是用来盛放宝物的,只有最珍贵的宝物才会在拜见国君之时献上,其他牲畜类的贡品则有司礼监负责签收。

“回我圣明的君王,今日,瓦剌献上一尊九曲玲珑珠,此珠大有来历,乃是上古神兽时期遗留下来的宝物!”里里可布恭敬的行了一礼,呈上了九曲玲珑珠,此珠初现在太和殿内,吸引了不少的目光,上古神兽时期遗留下的宝贝,那可真的宝贝!而此珠不论不从颜色上,还是从色泽上,或是整个珠身来看都是上上等的宝物,看来这宝珠大有名堂。

不一会儿,九曲玲珑珠已呈到了朱祁镇面前,朱祁镇观察着此珠,名副其实的九曲玲珑宝珠,珠身上下有着无数的孔洞,这些孔洞有何不同的意义呢!此珠色泽通体呈现金黄色,耀眼的光芒让朱祁镇情不自禁的喜欢上了这枚珠子!捻起此珠,仔细的端详着每一个孔洞,它的孔洞不是直通进珠身中心,而是曲折蜿蜒的向里延伸。

看了半天,朱祁镇仍然看不出个大概来,只得沉声道:“世子,这宝物有何不同之处,朕只见到密密的孔洞,莫非洞里有何妙处呢!”

里里可布侧身一笑,此时他正对面正是朱少明。答道:“回我圣明的君王,此珠乃上古神珠,皇上请轻轻摇晃一下珠身,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众大臣有些担心这瓦剌的藩王世子在耍鬼把戏,一个破珠子,你说是上古时期就是上古时期的?想我大明地大物博,什么样的宝物没有,你这珠子周身孔洞,也不知道是被什么啃食了的!难道真的欺负我大明没有宝物么?真是贻笑大方!可笑至极!

朱祁镇听闻世子之言,也没做他想,果真摇晃了一下珠身,发现里面真有东西在摇动,忙惊喜道:“世子,里面有什么东西,好像是米粒,但是看不大精准,快告诉朕真相!”如果里面真的是米粒,那么这颗珠子的缔造者想来也只有上古时期的智者才能有这般效果吧!试问一个颗宝珠,是经过工匠将玉石打磨而成,至于想在玉石里面做文章,那是难于登天的!何况这里面还有一颗如同米粒大小的东西,轻轻一摇晃,它便在里面左右上下摇晃,好像要掉出来,但又掉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