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页

正月:帝以疾不视朝,命群臣朝皇太子于文华殿。初三日,帝卒于乾清宫,年三十八。遗诏:国家重务白皇太后。太子朱祁镇即皇帝位,以明年为正统元年,时方九岁。时外廷传言,太后欲立襄王。大学士杨士奇、杨荣百官入宫,请见太子,太后即至乾清宫宣布“此新天子也。”士奇等呼万岁,浮议乃息。十一日作宣德帝陵。二十五日上宣德帝谥号“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庙号宣宗。

二月:尊皇太后曰太皇太后,尊皇后为皇太后。时左右有请太后垂帘听政者,太后不许,并命罢一切不急之务,清除宫中玩好之物,时时劝皇帝向学。朝廷大政,群臣白太后,太后全命送内阁,待杨士奇等议诀然后施行。初九日,封帝弟朱祁钰为郕王。

三月:放教坊司乐工三千八百余人,罢山夫役一万七千余人。六月:葬宣宗章皇帝于景陵。九月:以王振为司礼监。振少选入内书堂,侍帝于东宫,狡黠得上欢心。

现如今正处正统元年(1436年)如果不出意外,二月份的经筵马上就开始了,这个时候还是正月十四,时间上恰恰赶得及。如果自己去参加经筵的话,朱少明有信心,可是还有张贤与王兵两人,到现在他俩人身份士籍没有解决,倒也是桩难事。

不管了,先去见见老爷子再做决断。张家府宅的书房没有朱家书房的严谨,却有种清雅别致的小清新感,不似便宜老爹书房中墙壁上还挂了棍棒刀剑。张季老爷子书房没有附庸风雅的一框子书架,寥寥数本四书五经安静地躺在那里,其他一些装饰品几乎没有。一张古老看起来有些年头的方桌,桌子上有个镂空木制雕刻的笔筒,里面装了数多只毛润柔和的狼毫。

“来了,都坐吧!”张季睁开眼睛,道了句。语气不温不火,平和稳定,看不出情绪的波动。有些人生来带着一副笑脸,让人或有亲近之意或觉口蜜腹剑之感。也有人生来带着张苦瓜脸,让人觉得难以靠近,不论是何种人,都有其运转周期,总能找出其心里轨迹。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谢张伯父!”朱少明王兵两人拱手一拜道,朱少明眼里的张季似乎时时刻刻都像一只潜伏着的猎豹,不动如一摊烂泥,动若矫健的雄狮,一口紧紧咬住敌人,造成致命的伤害。这种人远比喋喋不休的王兵可怕多了,话多从某些时候会出卖这个人的本性。

“听说你们要弃商从文了?”张季眯着眼睛笑道,眼睛注视着朱少明,此子有勇有谋,唯一的也是最大的弊病不肯吃亏,敌人咬他一口,他会砍下敌人一只手臂,有的时候,这是种优异的秉性,但更多时候却会将人带入阴沟,不翻则已,一翻,很难东山再起。

“回张伯父,是的!我们三兄弟心意已决!毅然从文,为国家与己身谋取个一官半职!造福黎民百姓!人的能力越强,意味着他身上肩负的责任越大。”若是朱少明回答张季的话里没有加上最后一句,那么张季会对这个年轻人的看法大打折扣,说什么做官造福黎民百姓都是虚的,只有最后一句话才是真的,人的能力多大,责任也就重大啊!但却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啊!张季闭上了眼帘,不再说话。

“大哥,三弟,我们出去吧!”张贤抱拳道,爹他就是这副习惯,爱理不理的,每次话不多,却发人深省!只是有些对不住两个兄弟,老爹这个样子!哎!

第七十七章 书山有路勤为径!

八股文,也称‘时文’,又称‘制艺’、‘制义’、‘八比文’、‘四书文’等等,文章就四书五经取题。开始先揭示题旨,为“破题”。接着承上文而加以阐发,叫“承题”。然后开始议论,称“起讲”。再后为“入手”,为起讲后的入手之处。以下再分“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四个段落,而每个段落中,都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共八股,故称八股文。其所论内容,都要根据宋朱熹《四书集注》等书“代圣人立说”。总结的说八股文有八个部分: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大结)。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朱少明前世在伟大领袖毛伟人光辉的照耀下是无法学习和深造严谨公整的八股文的,让他吟诵几首唐诗还是手到擒来,若要写到八股文,此等就头疼无比了。此刻的朱少明趴在桌上睡大觉,连翠碟走进了也不知晓。翠碟走到少爷跟前,给他披了件毛绒裘衣,春寒料峭的初春,天气稍显寒意。少爷也真是的,光顾着看书,竟置身体于不顾,粗心大意。心疼的合上书本,收拾好放于一旁整齐的叠放着,又端详了一会少爷熟睡的模样,带着满足的笑意离开了房间。

房门轻响的那一瞬,某人瞬速爬了起来,一双贼眼直溜溜的扫视着房间,又落在是桌上整齐划一的书本,嘴角牵起一丝笑容。八股文,他不懂,必须重头学起,而写八股文的前提是必须从四书五经中炼取典故,在遵循其严谨的格式作股。也不知道王兵这小子怎么样了,让先生教他,先生教的直叹气,王兵学的也憋气。

今晚就是元宵之夜了,虽是昨天才做的决定,但是劳逸结合还是必须的。死盯书本也只能混个穷困潦倒的地步,结合书本,立足现实,这才是学习的目的,也叫学以致用!朱少明站起身来,松松懒腰!‘啊!’浑身骨头碎碎作响,一看就是许久不运动的缘故。昨晚回来与老爹商量说要从文之时,老爹下巴差点掉地上了,沉默良久又认真看了看朱少明,最终才狠下心来同意了儿子的想法,通过这一年多来的观察,朱凌志知道少明若没经过深思熟虑是绝对不会无的放矢的。这次要从文,这个做老爹的还能强求吗?这是好事啊!喜到后来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