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记起林沐风跪在朱元璋榻前那铮铮的誓言,又记起那在西域的日日夜夜,心头一热,缓缓起身,“沐风,朕当然信得过你。”
林沐风点了点头,“皇上。大明瓷行并非是沐风一人所有——这是一个臣与先皇之间的秘密,既然黄大人苦苦相逼意欲将臣置于死地,臣就不得不说了。皇上,当日先皇给臣密旨,让臣在最短地时间内发展瓷行……长期以来,大明瓷行所赚之银两。有大半入了先皇暗中布置的皇家内库。皇上,先皇暗中派户部主事马大仁在瓷行管理账目,皇上不妨宣他觐见一问便知,这是先皇地密旨,请皇上过目。”
朱允炆轰然一震,竟然是这样?他震惊的接过密旨,匆匆看了一眼,面色涨红起来,“宣户部主事马大仁!”
马大仁小心翼翼的走进殿中,跪倒在地。不敢抬头。他官小位微。要不是皇帝宣召,他是没有资格进这朝会大殿的。
“马大仁。你来告诉朕,可是先皇派你在大明瓷行管理账目?”朱允炆深深吸了一口气,和声问道。他其实早已相信了此事,一来林沐风不可能欺骗于他,二来朱元璋的密旨。这番动作,不过是做给群臣看的。
“回皇上的话,臣奉先皇旨意,在大明瓷行管理账目一年零24天。”马大仁小声答道。
“户部侍郎林德禄。”朱允炆站起身来,走下皇台,大喝道。
“臣在。”林德禄知道朱允炆唤他作甚,直接就说了出来,“皇上,臣奉先皇密旨,在杭州设立皇家内库,至今已经从大明瓷行拨付白银3000万两入内。”
朱允炆脸上一片激动之色,心潮澎湃,他拍了拍林沐风地肩膀,又走回到了皇台之上落座,大声道,“朕都明白了。诸位爱卿,先皇唯恐驾崩后诸藩王作乱,特此未雨绸缪,暗中谋划,在杭州设立皇家内库,让朕即位后能有一条退路以防不测。”
朱元璋的意思很明显,怕万一朱允炆敌不过朱棣等人,一旦京城失陷,他还可以退往杭州,占据江南半壁江山,徐图再起。这是朱元璋为朱允炆留下的一条退路,用心可谓良苦。
朱允炆的声音有一些哽咽,“沐风,朕错怪你了。诸位爱卿,林爱卿无偿报国,送给朕3000万两白银却甘居幕后,这等胸襟,这等忠诚,这种高风亮节,尔等可能做到?”
满朝文武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望向林沐风的眼神中多了几丝敬畏。不管怎么说,他们自问做不到。“臣等钦佩之至!”众臣默默躬身呼道。
“皇上,这是臣应该做的,先皇和皇上对臣恩深义重,臣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林沐风又从怀里掏出一道密旨,“锦衣卫之事,先皇也有密旨,请皇上过目。”
朱允炆见林沐风说是一道密旨,却递过来两道密旨,不由有些奇怪。见林沐风的眼神非常清澈,便微微笑了笑,打开看去。等他看完了,脸色变得异常地阴沉,站在他身后的司礼太监悄悄看到,他的身子竟然有些明显的抖颤。
良久良久。朱允炆才慢慢站起身来,“传朕的旨意,着户部重新议定满朝文武大臣的俸银定额,在现有基础上酌加三成,议定后报于朕。诸位爱卿,朕希望日后尔等能奉公守法不要让朕失望——大理寺少卿黄子澄诬告当朝大臣,罢官等候朕处置,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