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这句话,他突然剧烈地咳嗽起来,咳嗽得整张脸都有些扭曲,再也坐不住站了起来,旁边的太监急忙走上来替他捶着后背,道:“皇上要不要喝一杯水!”
武帝摇了摇头,咳嗽终于平缓下来了,坐下道:“来日让东方总管给朕再配一服药吧!”
那太监急忙答应一声,退了下去,武帝的身体是一日不如一日了,昔日那个纵横沙场的人已经不见了,有的只是这个说几句话便会咳嗽的老人而已,不知道是岁月的错,还是人本身的错。
武帝平缓了一下心情,将这件事又想了一番,越想越气。
封州刺使栾天项上表说东征军大败,被东蜀叛军在阵前放火,连退百里,阵亡了两员大将不说,而且还将潭州和柳州丢了。现在东蜀数十万大军在封州城下布阵,晋王坐镇封州想要抗击东蜀叛军,但还是恳请朝廷能够派大军相助云云。
武帝的怒是有道理的,不管是大唐还是大汉,蜀军就从来没有攻出过永州来,更别说轻易地就攻下了潭、柳两州。要知道这两座都是坚城啊,就算在永州城下兵败,只要退守潭州,蜀军很难攻打下来,何况还有一个柳州。虽然说这支蜀军只是东蜀的叛军,身后还有蜀国宝亲王秦渊(刘渊)率领的大军追击,但是让敌军深入了到封州城下,简直是大汉的奇耻大辱。
武帝既不明白两员大将为什么会同时阵亡,也不明白晋王为什么会败得如此之快。
前几日这个四皇子还上表夸耀说东蜀之事几日便可平定,到时候定当凯旋而回,甚至连归期都定好了。现在反倒上了这样一份足以让整个大汉震惊的奏折,这个晋王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他用兵不利,还是东蜀军确实如此强大?既然他们如此强大,为什么被西蜀军打得一塌糊涂。
而当武帝看到奏折上面写着的“数十万”东蜀军时,则更加疑惑起来,东蜀军竟然有这样的实力,真的让人难以置信,难道他们的目标是为了大汉?
但是不管怎么样,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如何守住封州,收回潭、柳两州。对这个儿子怎么处罚倒是不重要了,反正武帝对晋王也没有抱多大的希望,若不是平王等的保举,晋王呆在某个永远不会有事的州县会更适合一点儿。
燕王统领江南军事,现在这支军队是用不了了,而除了囤积在剑南外的十几万精兵之外,武帝竟然想不起来哪里还有能够敌得住“数十万”东蜀军的军队了,像封州这样的城池,有的不过数万余人马而已。
若是汉口也夺不回来,而东蜀军又直捣东都的话,大汉可真的算是完了,武帝不知道为什么心中一冷,他断然不能让大汉毁在自己的手里,现在只能将剑南的大军调到封州去了。不管怎么样,先将这个危险去除才行,若还是不行的话,燕王也要放弃汉口,只要守住竟陵,大汉社稷无虞,他就有脸面去地下见大汉的列祖列宗。
要是他知道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的话,恐怕会气得更加厉害。
这时平王和太子来了,看到武帝的脸色,两人心中都是一惊,自从秦王战死汉口,福王在扬州自杀,明军直达扬州城下时,武帝就再也没有过这样的脸色了。
两人急忙见礼,武帝点了点头,道:“先坐下吧,看看这份奏折!”
太子接了过来,脸色马上大变,然后递给了平王,平王也是吃惊不小。他首先想到的是晋王丢了这两座大城,罪名可是不轻,当初晋王还是他极力推举的,不知道武帝是不是会责怪到自己头上。不过若是把罪名推到那两名战死的大将身上,倒也未尝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