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页

“且慢!”两人脸上的兴奋之色,显然让有人恼了,旁人顾及史弘肇与李昇地关系,此人却是天不怕地不怕的男儿,只有他想不到之事,而没他不敢做之事。

“为何不让我为前锋?”单廷珪双目一翻,猬须根根倒竖,很快又补了一句:“史将军与高将军打这定州,早就累了,该让他们歇息歇息,还是换我为前锋吧!”

“正是,正是。”元行钦、李山海也同声喊道,“让他们去打得痛快,却让我们闷在后面,大人也太偏厚此薄彼了。”

史弘肇嘿嘿笑了起来,众将争先,这可是件好事,哈哈道:“放心,我会留下些敌人让你们解馋的。”

“你所过之外,还会留有敌人?”李山海撇嘴轻声道,在原幽州系的将领中,他与元行钦是少数未曾领兵出战者,而且在飞狐关关下双双败给了王处直,心中早有些闷闷不乐,自觉在这些曾出战过的将领面前低了一头。

诸将的奋勇争先,倒让李昇有些作难了,他叹了口气道:“其实我比你们都要想上阵搏杀,我起自行伍,每战必于最前,如今身为三军之帅,反而没有了上阵地自由。”

说到此处,还瞪了微笑着的敬翔一眼,很明显,敬翔是约束他上阵自由的一个重要人物,自那次于阵前迎击王处直以来,敬翔不知多少回旁敲侧击,以所谓“为帅者当运筹帷幄”、“斩敌夺旗为将者所为”、“将帅各有其道,为帅者不可逞勇与将士争功”之类的话语,将他谏得早就服了,因此这一次直接令史弘肇代他为锋锐。

“何不分兵两路攻敌”。高行周轻声插了句,众将相持不下,若能分兵两路,则至少可以多派一个先锋官了。因此此言一出,单廷珪与元行钦等都表示赞成,史弘肇虽觉不馁,却也一时无法出言反驳。

“兵分两路,我军实力分散,只怕难以持久,我军利于速决而非消耗。”刘知温此时插言道,他在相争的众人之外,因此反而能比较冷静分析。

敬翔用折扇敲了下手:“正是,我军有如一只手,集中一路有如握紧拳头,揍谁谁都无法承受,但若是分散,则好比五根手指,随便哪一根都只能伤敌而不能致敌以死路。况且,我军除去夺取晋西北之外,前要防晋轻骑自太原来袭,后要小心镇州李存勖的十余万大军,更有杨师厚十万大军意图不明,如不能在敌发现我意图前实现战略目标,便只能退回幽州了。”

第208章 京兆长安王氏一族

贞明元年(公元九一五年),仅用了十日不到的时间便连克义武节镇的李昇燕军,以史弘肇、高行周为先锋,统兵两万,向下一个战略目标进发。

以迅雷之势接连攻克易、定二州、俘虏义武节度使王处直,对于燕军而言算是从所未有的胜利,从来没有一次战役胜的如此的轻松,完全的压倒性的胜利,而这压倒性胜利是李昇两年潜心经营的结果,放在两年前这想都不能想,以至于完全没有给李存勖反应过来的时间。

河北平原,腹地就是义武和武顺两个节镇,而这两个节镇正是中原的咽喉,控制两个重要关口,飞狐关和井陉关,自古为兵家必争的要地,李存勖同样一点都不含糊,在镇州布置了重兵。

镇州如今最少有三万晋军,再加上武顺节镇王镕本身的军队。李昇令史弘肇统两万精兵为先锋,这几乎占了李昇主战部队的一半,不能不说慎重了。但他心中仍觉有些不安,不知为何,那种危险的感觉自在定州校场上产生后,一直环绕不绝,问题到底出在哪儿了呢。

因此,此次进军他以为还是谨小慎微的好,大军进发之际,侦骑四出探马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