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页

当然大多数孩子都是孤儿,他们大都姓高,见到高翼常尊敬的称之为义父。

高翼与他们亲切的拉家常,询问学校的伙食情况,询问学生的学习状况。那些有父母的孩子多为汉国的功勋之后,也就是高翼获得的第一批高句丽工匠之后。高翼喜欢与那些孩子谈论他们父亲的逸事,谈论他们当初会面时的情景。

高翼的记忆力惊人,他甚至记得当初那些人的每一个细微表情。孙绰在一旁暗自称赞。

高翼自己等于一举笼络了两个人。中国是个尊重祖先,讲究家族传承的国家。他当着这些孩子的面,谈起孩子的父母与他共同创业时的情景,让这些孩子感到莫大的荣耀。事后,这些孩子必然会向他们的父母得意的炫耀这段经历。

而他们的父母得知汉王还记得他们这些无足轻重的匠人。从今往后,他们就是汉王铁干的死忠派,而他们的孩子也将继承这一家族特性。

高翼从三山返回后,立刻来到这所学校,可以想见他对这些学员的重视。从他刚才所说的那庞大的计划中,可以想像,这些孩子今后必然成为国之栋梁。有这样一群狂热的拥护者支持,三山在今后数十年里,在这些死忠派活着的岁月里,政权会安如磐石。

孙绰细心的观察着高翼的一举一动。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又目睹着高翼派出使节向燕国求和;目睹着远征倭国的三山水军趾高气扬押着大批俘虏。

那些满载着银锭的船只吃水很深,它们笨拙的使进码头,在众人的欢呼声中,他们炫耀似的用敞篷马车满载着白晃晃的银锭满城巡游,向人们展示这趟征讨的丰厚。

“这可算‘白银征讨’啊!”,在雪后晴朗的天空里,黄朝宗披着虎皮裘衣乐呵呵的看着装满银锭的马车驶入国库。

如今,黄朝宗已忙碌完南岭关的战果点校。宇文兵也如期带着高句丽用兵和宇文族骑兵登陆牛庄,于是他返回了三山城,开始主持三山的财政工作。

虎裘,在晋国穿戴这样的虎裘是需要级别的。现在连高翼也不过是一袭棉袍。黄朝宗居然敢大摇大摆的船着虎裘,难道他真不怕犯下僭越之罪吗?

“不,怎能说是‘白银征讨’呢?”,高翼反驳说:“应该是‘黄金征讨’,下一船货拉回来的是金沙——肃慎国的金沙,全是越国山里高纯度的金块与金沙,不用提炼可以直接铸成金锭。”

黄朝宗笑得眼都眯成一条缝:“此次石间国国主随船儿来朝觐,不知肃慎国国主是否会随船而来。”

黄朝宗这话说得很得意,语气中隐隐透出强国的自豪,高翼拍拍他的肩膀,心有戚戚焉地与黄朝宗相视而笑。

“外邦朝觐?他真是位‘大王’,可这个大王……好奇怪哟!”孙绰见到那两人笑的奸诈,心里暗自称奇。

自从在学社见到高翼与学生比肩而坐后,孙绰就觉得这个国家的礼节很奇特,虽然很多地方还延续着汉礼,但人们却一点没有避讳的自觉。

他不记得军中有人向高翼行大礼(跪礼),印象中他们好像只举拳敲击胸甲,而高翼反而要回以军礼——国主回礼,那些人竟坦然受之,似乎这一些天经地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