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从来不是乞求来的,它只能来自铁与火。
咱总不能举着双手,跟那些胡族说:“瞧,你杀我们汉民这么久了,大概杀累了吧,您老先歇歇,我们两族和平共处,怎么样?”
胡人没有那么白痴,他们不会因为依据乞求就放下屠刀。然而,世界上真有这样向胡人去倾诉的白痴,东晋战败后,朝廷的使者四处向胡人乞求和平。可惜,这种乞求没有丝毫作用,胡人正忙着抢地盘,谁有工夫理会那些智障儿。
高翼不相信乞求,但他同时也认为,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相处,也不是你死我活那么简单。
汉民族终将要学会与他民族共存。
那么,正确的路该怎样走?
第146章 夹缝生存(上)
满目寇仇。何处可依?
这句话正是三山处境的写照。
幸好高翼早早地在三山进行国家、国民教育,让三山百姓有了国家概念,他们不分种族,都以国民自居。否则的话,三山也会立刻陷入民族仇杀的乱局。
如果有一个比喻来形容的话,冉闵的行为就像一个大棒,狠狠地向胡人挥舞;而晋朝的乞求就像一根胡萝卜,固执地要求犟驴按他的意旨办事。
胡萝卜?大棒?大棒!胡萝卜!
俺应该做个奸猾的中间路线者,俺需要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该翻脸时就翻脸,该服软时就服软。
生存下去,笑到最后的人才有资格制定规则——这个杀戮时代的规则。
冉闵的屠杀不能彻底解决问题,朝贡文化只是单一的胡萝卜。阿q式的盲目自大心态,闭关锁国主义,蛮夷看法,还有那不管别人是否愿意,直接宣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做法,都是不应该存在的。
考虑到这儿,高翼霍地站起,下令:“高雄,立刻传讯,命令各部主官、各屯屯长、各县县长,明日一早都来府邸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