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知秋忙拱手道:“哪里,两位请!”
四人举杯喝酒,范妙菡只是浅浅抿了一口,便放下杯子,问那沈书生道:“没请教尊姓大名?”
“在下沈括,字存中。”
叶知秋最后一口酒喝到嘴里,还没等咽下,听到这名字,一口酒差点呛到了鼻子里。急忙转身低头,咽下酒水之后,瞪眼望着那书生道:“你,你是沈括?你真是沈括?”
沈括,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科学家之一,代表作《梦溪笔谈》,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化学、气象、地理、农学,不过,除了这些,他还是当时有名的神医,年轻时苦读医书,治病救人。后来,他的经验方汇编成书,名叫《沈存中良方》,一直流传至今。
叶知秋对他别的擅长不太了解,却知道他是一名名医,如今穿越来到北宋,想不到竟然见到了这位赫赫有名的人物,当真是又惊又喜,不敢相信,又问了一遍。
沈括点点头:“公子知道我?”这时候的沈括,刚刚二十岁,远还没有扬名。所以知道的人并不多。想不到这孙太医的孙子竟然知道自己的名头,不仅有些好奇。
叶知秋很是激动,忙拱手道:“太知道了,嘿嘿,你很厉害,医术也很高明!”
“惭愧惭愧,”沈括一指旁边的庞书生,“这位是在下新结实的好朋友,也是医道中人,酷爱医术,姓庞名安时,字安常。”
叶知秋眼睛都瞪圆了,瞧着那庞书生,道:“你,你是庞安时?”
庞安时,北宋著名医学家,出生医学世家,自幼聪明,没到二十岁,便熟读黄帝、扁鹊脉书等经典,还能阐发新意。著作流传至今的《伤寒总病论》,以及《难经辨》《主对集》、《本草补遗》等著作,大力推动了外感病学的发展,他以善治伤寒而闻名于当世,同时,对温病学也很有研究,被后世温病学家推崇为我国早期温病学开拓者之一。
叶知秋知道这人就是庞安时之后,一想到这人少年便医术有成,难怪适才言语狂妄,却也有其值得狂妄的资本。他想不到这一天,竟然见到了两位北宋鼎鼎有名的名医,虽然这时候他们俩还年轻,还没有出名,但是能见到神医少年,却也是让人值得高兴的事情了。
庞安时见他瞪眼瞧着自己,跟刚才一样也是一副惊喜交加的神情,也奇道:“正是在下,公子认识庞某?”
“听说过,没见过,我听说你少年便熟读医术,扬名乡里了,当真久仰久仰。”
“不敢当,公子这样说,倒叫庞某汗颜了。——适才公子指出了庞某注解《黄帝内经》‘十一脏取决于胆’这句话的谬处,庞某深以为然,十分感激,想听听公子高见,还请赐教。”
叶知秋听他诚心求教,便道:“其实,胆的所谓绝断,还是相对肝主谋虑而言的,因为肝胆互为表里,肝谋虑的事情必须由胆来决断,所谓肝胆相济,勇敢乃成嘛!它的功能也就仅限于此,不必将它刻意扩大到统领十一脏的位置,那样反倒与心为君主之官的论断自相矛盾了,也是不符合临床实际的。而且,如果强调它是十一脏的统领决断者,那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