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被重新捆绑之后,吴阳虽然惊出了一身冷汗,却还是对李成刚才的行为十分钦佩,这时捆绑李成心中便有些愧疚,只是碍于高俅的命令,不敢违抗。
便借着亲自捆绑的机会,在李成耳边苦笑道:“大人见谅,下关实在是请不得已,只能略松些,大人只要不挣扎,便不会难受。”
李成看到那孩子顺利脱险,心中松了一口气。他自己本身就不大看重生死,这时闻言,便淡淡地点头道:“多谢将军,李成这次乃是重罪,恐怕下马时被人看出来,连累了将军更加不好。所以,就不用客气了!”
吴阳闻言,心中欲加钦佩,看她不愿轻易连累自己,也十分感动,便小心地抱拳道:“大人忍耐一刻,下马时,末将亲自搀扶大人,一定不会叫大人多吃苦头。”
李成闻言,一边艰难地爬上马背,一边苦笑道:“多谢将军好意,李成感激不尽。”
吴阳扶着李成上了马,听他这样说,无奈地道:“吴阳乃是卑微之人,不能施以援手,只能作为微末之事,大人乃是好人,皇上圣明,一定能够辨明是非的。”
李成笑了笑,勉强在马背上坐稳了,不再理会吴阳。高俅看到捆好了李成这才放心地向提刑司赶去。
第二十六章 提刑司堂
所谓提刑司就是提点刑狱司,是宋代管理刑狱的最高机关,最高长官称作提刑官,虽然只是三品,却是位低权重,等闲官员绝不敢丝毫轻视。
在吴阳的帮助下,李成小心地下了马,举目望去,只见一座形制巍峨,气势威严的官衙大门洞开,门前两排衙役手持木棍,气势慑人地雁翅排开。
旁边围观的百姓,虽然人头涌涌,却是鸦雀无声,更将这大宋最高刑狱机关的阴森威严烘托的淋漓尽致。
由于李成的身份乃是四品中书舍人,虽然还不是中书侍郎,却深受徽宗信任,这次骤然卷入谋反大案之中,立刻引起无数关注。提刑司的大门前,众多前来探听消息的人们挤满了官署前不大的空地。
李成下了马,只觉被捆绑着的双臂一阵阵地酸麻,虽然对他来说倒也不算什么,只是来到宋朝这半年多,身体就感觉大不如从前在部队时强健,人也娇气了一些,否则这不过半个小时的捆绑真不应该有这种感觉。
看到李成面露苦笑,吴阳小心地抱拳道:“大人保重,进了提刑司,便可以松去绳索,小人就不能再进去了,请大人保重!”
他连说两次保重,心底的滋味却是十分复杂。在接到命令前去抓捕李成的时候,他和平时一样,并没有想得太多。当看到李成面对两百多名士兵那种不卑不亢,罕见的从容平静的样子便有些惊讶。再到李成惊险地从马蹄前救出那个婴儿的事情,都让他大为感动,能够在那种情况下,冒着被官兵误伤的风险只是去救一个素不相识的婴儿,让吴阳深为震撼,对于李成的印象便大大改观。
因为大宋的提点刑狱司,在普通官员的印象中,几乎是难逃一死的地方,想从这里全身而退,那几乎是凤毛麟角。这是看到李成依旧一副纵容淡定。只是看到提刑司威严的大门,才微微露初一丝苦笑,心中佩服,便有些情不自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