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页

“其实父皇心里也明白,那是母后自己的意思!可是,当怨恨成了习惯,他对新城就再也亲近不起来了!”李承乾又是一声长叹,“新城是个可怜的孩子,有什么事也不开口,我毕竟还是有些粗心的,竟然没有多关心她一些!”

“太子殿下一向对几位殿下关爱有加,这实在是怪不得殿下的!”武媚娘安慰道。

李承乾微微一笑,振作了一下精神:“新城大概是接触的人太少了,以后,让兕子带她经常往高阳那里去一下吧!还有,她虽然跟长孙诠定了亲,除了母后还在的时候,却一直没怎么见过,还是要让他们多见见面,免得将来成亲了,还不知道自己的驸马都尉长什么样子!”

“那殿下,那些多嘴多舌的宫女内侍应当如何处置?”武媚娘询问道,她心里也不舒服,这种事她居然疏忽了,一向骄傲的她心里还是有些恼火的。

李承乾嘴角的笑容凉薄而残忍:“几个带头的,杖毙!剩下的,割了他们的舌头,重打二十下板子,赶出去就不必了,他们中难免有几个识字的!好像,宫里应该还缺一些做粗活的,就让他们过去吧!”

武媚娘撅起了嘴:“殿下还说新城公主呢?殿下自己也够心软的!皇家的事情,岂是他们一些奴婢可以随意说起的,按照宫里的规矩,全部杖毙也不为过!”

李承乾“哈哈”一笑,低头亲了武媚娘的额头一下:“媚娘啊,你要明白,死去有的时候反而是一种仁慈!让他们痛苦地活着,一辈子生活在怨恨和悔恨之中,或许才是对他们最大的惩罚!”

第172章 父子论战

“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远;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故善战者果而已矣,勿以取强焉。果而勿骄,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得已居,是谓果而不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李珏在背诵着《道德经》,“夫兵者不祥之器也,物或恶之,故有道者弗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故兵者非君子之器也,不祥之器也。铦庞为上,勿美也。若美之,是乐杀人。夫乐杀人,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是以吉事上左,丧事上右。是以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居之也。杀人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李承乾赞许地点点头,然后问道:“那珏儿,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

李珏胸有成竹地说道:“依照‘道’的原则辅佐君主的人,不以兵力逞强于天下。穷兵黩武这种事必然会得到报应。军队所到的地方,荆棘横生,大战之后,一定会出现荒年。善于用兵的人,只要达到用兵的目的也就可以了,并不以兵力强大而逞强好斗。达到目的了却不自我矜持,达到目的了也不去夸耀骄傲,达到目的了也不要自以为是,达到目的却出于不得已,达到目的却不逞强。事物过去强大就会走向衰朽,这就说明它不符合于‘道’,不符合于‘道’的,就会很快死亡。兵器啊,是不祥的东西,人们都厌恶它,所以有道的人不使用它。君子平时居处就以左边为贵而用兵打仗时就以右边为贵。兵器这个不祥的东西,不是君子所使用的东西,万不得已而使用它,最好淡然处之,胜利了也不要自鸣得意,如果自以为了不起,那就是喜欢杀人。凡是喜欢杀人的人,就不可能得志于天下。吉庆的事情以左边为上,凶丧的事情以右方为上,偏将军居于左边,上将军居于右边,这就是说要以丧礼仪式来处理用兵打仗的事情。战争中杀人众多,要用哀痛的心情参加,打了胜仗,也要以丧礼的仪式去对待战死的人。”

李承乾点了点头:“没错,这就是老子无为而治的道理了!可惜的是,这是不现实的啊!人生在这个世间,便要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上古之时,若是一味无为,顺其自然,那么如今哪里还有人类的存在!”

“父亲是觉得人定胜天么?”李珏问道。

“不是!”李承乾微笑着看着自己的长子,“珏儿,你要记住,这世间,天地是需要我们以一颗感恩敬畏的心去对待的!自以为是的掠夺,终将自食恶果!”他眯了眯眼睛,想起了前世那个年代,几乎是灾难一般的场景,实在是心有所感!

李珏对此似懂非懂,但是他还是疑惑的问道:“于先生也说过,兵者为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需以王道治天下!而不是霸道,他还说了一些对皇祖父不恭敬的话!”

“哦?”李承乾大体也猜得出来,儒家那帮文臣就喜欢啰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