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页

李承乾到了太极宫,李世民正在承庆殿里。

“儿臣见过父皇!”李承乾行了一礼。

“是承乾啊!”李世民坐在椅子上,看着我,“过来坐吧!”

“谢父皇!”李承乾在下首坐下。

“此来是为了和亲的事?”李世民很喜欢摆出一切尽在他的掌握之中的自信模样,压根不是发问,而是确定了,“被合浦那个小丫头缠得不行吧!”

李承乾很怀疑,不,应该说是肯定,刚刚在花园发生的事,已经被多嘴的侍卫或者是太监汇报了上来,老爷子一向很有八卦的潜质。

李承乾脸上不动声色,说着自己都有些恶心的马屁:“父皇英明!”

“你怎么看?”李世民摸着胡子,笑着问道。

“儿臣一向是不主张和亲的!”李承乾很干脆的表达了自己的意愿,“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而且,我大唐如今国力日盛,压根不需要通过和亲的手段来安抚外族人!”李承乾见李世民若有所思,继续说道,“吐蕃如今虽说已经一通,但是,其内部依旧有矛盾,失去了以往地位的吐蕃贵族他们无时无刻不想着报复,夺回自己失去的东西,只是暂时实力不如人,无法可想罢了!而且,如今吐蕃的技术水平甚至还比不上突厥人,他们的生产生活也很依赖于中原,这就让他们永远在外面窥伺着中原的土地。他们倚仗着天险,居高临下,不俱我们的攻击,而他们,却可以休生养息,随时都有可能发兵入侵中原,实在是祸患!”

李世民端着茶杯,也不喝,心中若有所思:“承乾,你继续说!”

“是,父皇!”李承乾淡淡地续道,“其实,吐蕃的土地对我大唐来说,没有多少价值,因为那里一年中大半时间都是冬天,冰雪不消,无法耕种,不能向那里移民,自然没有出征的必要!而且,我们对吐蕃的了解太过有限,都是来源于他们自己的形容还有一些行商的描述,大唐愿意去吐蕃的人太少了,我们很难知道他们的具体情况,他们的势力分布,人口,军力,还有别的什么。加上那里地处高原,气候恶劣,迥异于中原,我大唐的军士无法在那里长期作战,天时地利人和,均不占优势,因此,暂时大唐是拿他们没有办法的!”

“大唐要做的就是耐心!”李承乾说了半天,最后总结道。

第77章

“父皇,我李家尊崇道门,父皇当年又承了佛门的人情!”李承乾话头一转,已经显出了几许狡黠来,“那些和尚不是要光大佛门吗?现在正是机会啊!”

李世民一时没跟得上李承乾的思路,不过,他是谁啊,也是个聪明绝顶的人物,很快就反应过来:“你是说,将佛法传到吐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