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自己留镇洛阳毕圭苑内,指派徐荣帅凉州军驻扎荥阳城,吕布帅并州军驻扎虎牢关,自己在洛阳纵军焚烧洛阳二百里内的宫庙、官府、居家。洛阳方圆二百里内,统成赤地,鸡犬不留。
夜晚,洛阳大火遮天蔽日,整个天空都被映红。白天,几百里外可以看到燃烧放出的黑烟,笔直地冲上九霄。几天时间,东汉近二百年来在洛阳的建筑文物毁灭略尽。
董卓的士兵四处抢劫,吕布则发掘东汉诸帝及公卿陵墓,取其珍宝。凉州兵、并州兵对于珠宝女人感兴趣,对于几百年来累计下的皇家典藏书籍无人理睬,最终,这些搬不动的宝藏被兵士们纵火焚烧。几千年积累下的知识,几千年珍藏的古籍孤本,就这样化为灰烬。
洛阳大火滔天,河内太守王匡不知究竟,遂帅本部3万人马进兵河阳津,窥取洛阳。董卓用疑兵前往挑战,潜使锐卒从小平津偷渡,绕到王匡军背后,前后夹攻,大破王匡军。
俘虏的许多王匡军士,被董卓军用布帛缠束,外用膏油浇灌,然后引火字脚底板焚烧,并把这种方法称作“点烛”。大火从下至上燃烧,俘虏们很长时间才得烧死,哀号声震天动地,令人耳不忍闻,目不忍睹。
王匡败还河内,报知袁绍,袁绍正得悉自己的家族被董卓屠杀殆尽,很是悲愤,檄令各军整顿兵马,准备进军虎牢,不料王匡军败还,3万人马在凉州军的攻击下,没有支持半天时间就土崩瓦解,各路诸侯大恐,连袁绍也不胜彷徨。
为了掩饰各路诸侯的怯懦,在洛阳夜日的大火中,诸侯们对酒吟诗,认为这也是一种难得的美景——董卓军害怕了,他们正在准备迁都,再驻军几日,也许董卓就退兵了,各路诸侯勤王大业也就完成了。浑不管多少百姓在大火中呻吟,哀号。
十九日清晨,忍无可忍的奋武将军曹操愤怒了,此时此刻,诸将居然不思乘机进军,反把这大火当作董卓军畏惧的表现,群相庆贺,杯来盏去,只知醉生梦死。曹操乃慷慨激昂地向各路诸侯进言:“我等举义兵以诛暴乱,如今诸路人马已经聚齐,诸君为何迟疑不前?
向使董卓闻山东兵起,倚王室之重,据二周之险,东向以临天下;虽以无道行之,犹足为患。今董卓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不知所归,这真是天怒人怨,诛锄首恶的时机。若能并力西讨,一战就可平定天下了!”
曹操虽言之谆谆,但诸将面面相觑,一言不发。而此时,最可能支持他的鲍信,正在泰山郡压迫刘备部从,搜刮粮草往酸枣运送。没有了鲍信的支持,大营之中基本上是袁绍的势力范围。
曹操深感失望,此等只尚空谈的腐儒,虽然每日里高谈着国家大义,但在这乱世来临的时刻,诸侯们既害怕董卓兵强,又想在乱世中保存实力,以便趁机攫取对自己最大的利益。为国家大义,百姓兴旺而献身,那是应然道德,是要求别人做到的。而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那是实然道德,是自己实际操作中奉行的原则——谁管那家破人亡,谁管那妻离子散,谁管那国仇家恨。
后世人谈起中国几千年来儒士的表现,无奈的总结了这样一句话:“儒士叛国争先恐后,寡妇守节义无反顾。”
几千年来,儒士们对于忠贞的概念,还不一个小女子理解的深刻。儒士群体对于国家的爱,甚至比不上小女子对于丈夫的爱。几千年来,守贞的女子居然比守节的儒士们多,而这些儒士们,确是掌握国家命脉的精英阶层……
曹操劝说无效,看着诸侯们以白痴样的目光看着他,却一言不发。愤然大骂:“竖子,不足与谋。”随即,离席而去。
回到营中,曹操奋然发布命令,独自引兵西进,打算占据军事要地成皋,以此威胁洛阳,并乘机窥探虎牢。
看着曹操的背影消失在大帐口,大营中诸侯为了掩饰自己的怯懦,纷纷指责曹操的莽撞,然而,曹操这一勇敢举动,却在诸侯的谋士群里引发了不同的反响,不齿诸侯的怯战行为的谋士们,私下里为曹操叫好。
大营中,在诸侯乱纷纷的指责声中,东平长者、陈留太守张邈暗自离席,在大帐外招呼部将、陈留孝廉卫兹,道:“孟德起兵之时,听说你曾散尽家财,帮助孟德募兵。如今,孟德打算独自引兵西向,你和他交情好。我给你两千人马,你去帮孟德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