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三个小美女抱住,又听到她们的莺咛软语许诺终身,康鹏差点就脱口答应,可看到蔡文姬那张比寒风还冷的俏脸,康鹏又生生把即将出口的“好”字咽下去。“香香,宓儿,馨儿,你们在老实在家里玩吧,本相和你们姐姐真有正事要办。”
时间已近亥时,长安街头人头仍然攒动,灯光闪烁,热闹非凡,家家户户都挂出各式各样的花灯,有各种动物,花朵,瓜果,形态各异,装点得长安城宛如灯的海洋,最抢眼的是那个长达十余丈的龙灯,民间传说,观灯者从龙灯下钻过,就可以人丁兴旺,多有青年夫妻信之,每每钻了龙灯,都会会心微笑,一副喜气洋洋的景象。
可惜,康鹏却高兴不起来,因为——“老丑鬼,我看你刚才想答应,香儿她们才有十岁,你还想害她们吗?”蔡文姬恶狠狠的问道。
康鹏苦着脸,“文姬,本相已经说过十几遍了,本相不会对她们起坏心眼,本相有你已经足够了。”蔡文姬哪里肯信,重重哼一声,扭头去看别处。
蔡文姬毕竟还是小女孩心性,没过多久便被多姿多彩的灯火吸引,不时大呼小叫着凑近去看,可累了保护她安全的亲兵,跟着她满大街乱蹿,生怕她遭遇危险。
康鹏却对灯火毫无兴趣,他还在考虑着他的现代知识还有那些可以借鉴,董卓军军力虽强,可欠缺的东西仍然很多,比如特种部队,侦察兵,工兵等等都是急需发展的兵种;尤其是情报这一块,董卓军可以说是完全空白,也是需要大量投入的部门;还有热气球,也是这个时代可能做到的。内政方面,文化教育启发民智是当务之急,流水线生产模式也可以借鉴……
康鹏叹了口气,把心神收回,这些事情千头万绪,一时半会不能办到,还是和贾诩李儒商量以后再说,他们的经验比自己丰富得多。
这时候,打更的敲响了初更的梆子,长安城最高的承露台上的铜钟也悠然敲响,“咚。”“咚。”“咚。”人群发出一阵欢呼,按民间的传统,这是冬天的结束,春天的开始,人们又要为新的一年忙碌了。
康鹏突然面露微笑,心说,冬天过去了,春天还会远吗?
第四章 沸水中的鹿
康鹏带军返回雍州老家,仅仅一个月时间,董卓军全军卧薪尝胆之下,长安的发展逐渐步入轨道,军政民政情况都开始好转,康鹏与当地士族矛盾也趋于缓和。
与之相反的是,董卓军刚刚撤出的洛阳情况却每况愈下,甚至比不上十八路讨董之前。原因很简单,董卓军在撤出洛阳的时候,将皇宫、国库和府库洗劫一空,黄金,珠宝,粮食,兵器,布匹,丝绸,只要是搬得动的,董卓军全部搬走,就像蝗虫过境一般,现在的洛阳皇室,已经是一个光打着汉室正宗招牌的空架子,连官员的俸禄都给不起了。
接替董太师辅政的马日郸、董承等人无奈,只得下令百官捐献自家财物供朝廷救急,可洛阳的文武官员在董太师发飙的那天晚上死得差不多了,财产也被董卓军士卒与灾民‘借’走。李儒火线提拔上来的官员都没几个钱,还指望着朝廷的俸禄吃饭,那里拿得出钱粮来?最后,马日郸、朱携、董承、伏完和蔡邕几个对汉室忠心耿耿的辅政大臣把自己的全部家产捐献出来,勉强给朝廷官员发了半月俸禄,维持皇宫开销。而以袁隗为首的几个在动乱中幸存的前大臣却装聋作哑,半个铜板也不肯掏。
麻烦还在后面,逃亡到各地的士族大家听说董阎王退出洛阳,大喜之下马上赶回洛阳,一边大骂董阎王把他们逼成这样,一边拿着祖上传下来的地契向朝廷讨要被董阎王没收去屯田的土地。可董卓军在撤离之时,李儒已经将那些土地卖与洛阳百姓,并且带有盖着朝廷大司农大印的地契,证明那些土地已经换了主人。一地两主,两边僵持不下,多次上演暴力事件,官司直接打到朝廷上去,弄得几个辅政大臣焦头烂额,头疼不已。
相比之下,其实这些还只算小事,洛阳最大的麻烦是它那庞大的人口,百万人过冬需要的粮食是何等庞大的数目,可洛阳官仓现在空空如也,民间粮仓也所剩无几。而北方主要产粮地兖州青州今年又逢大旱,自给尚且不足,哪里还有粮食运到洛阳?徐州相继遥远,雍、并两州更无法指望,洛阳唯一的希望就是荆州了,但荆州刘表闻知董卓已经撤出洛阳,马上命令已经行军到宜阳附近的荆州军返回南阳,生怕既背上洛阳这个负担,又像董卓那样被天下群起而攻。现在的洛阳,斗米价格已达五十贯之巨,而且还有继续上涨的趋势。再到后来,洛阳城中黄花闺女的身体换不了两烧饼,民间已经悄悄出现易子相食的事。
这天的早朝上,群臣个个愁眉苦脸,看着马日郸手中那封刘表送来的奏章发呆,就像死了亲娘一样。好半天,马日郸才叹气道:“亏他刘景升还是汉室宗亲,竟然如此绝情,辜负国恩,辜负国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