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页

大明官途[校对版] 高月 2412 字 2023-03-15

在朱元璋的计划中东胜建五卫,大同以东建五卫、以西建六卫,这样一共新建十六卫,按平均五千人一卫来算,也就是九万军户,连同他们的家属,这就是五六十万人的规模,但让朱元璋为难的是各边军并无多余的兵力,东胜和大同诸卫不可能平空而出,只能从内地迁移军户,朱元璋为此事已经考虑了整整两天,他最终决定从山西各州府民籍中以四户选一户改为军籍,调赴东胜州和大同州重建防御体系,包括粮食、牲畜和大量筑城物资的调集等等也一并进行。

这样一来,东胜卫和大同卫将起到屏障河套腹地的作用,东连宣府、开平,西与宁夏遥相呼应,‘自辽以西,数千里声势联络’,这是一个极其关键的战略决策。

但这也是一个涉及一省数十万人的大事情,使朱元璋背着手站在山西地图前久久不语,粮食、后勤、筑城等等因素他都得考虑周全。

朱元璋不由叹了口气,让他担忧的不是民力问题,而是大明的财政,尽管新十六卫可以以屯田方式自给,但早期的迁移和筑城费用都得由财政负担,还有山西税收相应会减少,这一增一减就使得刚刚收支平衡的财政又将出现入不敷出的局面,钱粮不足,这是让朱元璋操心了二十几年的老问题,尽管年年开垦荒地,但仍赶不上人口的增长,还有就是宝钞的贬值,据说江浙一带的宝钞已经贬到十贯才抵一两银,民间买卖根本就不认宝钞而只认白银,不管他怎样下旨严禁都无济于事,民不畏死,奈之如何?其实朱元璋也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在于他无节制的发行宝钞,他心里当然明白,可他又能怎么样?他要和北元作战、他要修建长城,就算士兵不需朝廷养活,但他们的盔甲、马匹、器械呢?还有民夫调集,哪一样不需要钱粮,他以身作则,对自己已经节俭得不能再节俭了,但朝廷每年收入的钱粮仍远远不够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他总不能再兴大狱收刮民间富户吧!

正因为这个原因,他才在年中时放宽了对商贾的限制,期盼以此能增加税收,朱元璋不由又想起了次子秦王的三十万两白银,以三万两黄金就从日本换来三十万白银,这中间利润之厚让他也不禁为之瞠目,他也为之动心了,所以他才决定将库存的旧装备借高丽之名卖给日本南朝,以延长日本南北朝的对峙,并获得日本的银子,只可恨倭寇和日本地方军阀的袭扰,使他的计划至今没有能够完成。

“陛下,太子在外求见。”一名太监的禀报声打断了朱元璋的思路。

朱元璋愣了一下,除夕之夜,太子不和家人团聚,跑到自己这里来做什么?他随即又笑了,也好!太子到来正好和他商量一下分封诸王的问题。

……

(朱元璋抽山西民籍重建大同及东胜诸卫应发生在洪武二十五年,这里提前了一年。)

第五卷 鹰击长空 第一百二十七章 出发前夕

“儿臣参见父皇!”朱标跪下,恭恭敬敬地给父亲叩头行礼。

“皇儿免礼平身。”

“是!”朱标站了起来,今天是除夕之夜,本来是全家团圆的日子,但就在两个时辰前,李维正紧急来拜访他,将叶天明的情况给他讲述了一遍,恳求他在皇上面前给叶天明求情,撇清他与秦王的关系,尽管李维正是以私人事情来求太子帮忙,但朱标想到的却是父皇可能会掀起的清算风暴,以秦王党为契机,大兴诏狱,再一次大规模地株连朝中大臣,这是朱标绝不愿意看到的,空印案、郭恒案,株连了数万人,朱标屡屡劝阻无效,为此还和父皇发生严重的对立。

但这一次,党案尚未开始,他必须赶在父皇决心未下之前说服他取消对秦王党的清洗。

朱元璋却不知道太子是为救人而来,他从御案拿起一本奏折递给朱标道:“皇儿来得正好,这是礼部按朕的意思草拟的十王封,你看一看有什么想法?”

朱标心中暗叹一口气,父皇封王更加变本加厉了,非但不限制早封的亲王,反而再增变数,这一封就是十王,天下要害之地皆归藩国所有了,朱元璋似乎感觉到了什么,他温和地笑了笑道:“你不用担心,这些都是你的弟弟,有他们坐镇天下,我朱家江山可固若金汤,让那些居心叵测的人也无可乘之机,至于人人议论的藩王坐大,朕以制度束之,使他们成为朝廷拱卫,取其利而禁其弊,以朱氏血亲世代镇守边陲,不复当年安史之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