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页

扫尽狂胡迹,回戈望故关。相逢唯死斗,岂意在生还!

……

……

立身沙场,耳听如此歌颂武勇军功,激荡男儿血性的边塞长歌,纵然是素来冷面的李光弼也不免胸中一热,而城楼上连战两天,原本疲惫不堪的战士则被如此的歌声中彻底点燃了身上的热血,攥紧染血的单钩矛,挥动滴血的战刀,在歌女们钦敬的目光中,原本躺倒于地喘息不已的战士们缓慢而坚定的站起了身子,这一刻,他们没有了疲累;这一刻,他们没有了生死的恐惧;这一刻,他们热血沸腾;这一刻,他们坚定的身躯就是大唐永不可破的移动长城……

第一百八十八章 守城(五)

一天之内两上城头,与亲手杀掉的敌人相比,唐离对整个战局更大的作用表现在于对士气的鼓舞与提升上,守城第二天,随着一首首昂扬劲健的边塞曲在凌州城头唱响,原本疲惫不堪的唐朝守军重新激发出昂扬的战意,在这样的战意激励下,吐蕃军于当天的最后一次攻城中没有占到丝毫便宜,连天的厮杀声里,日落月升,夜幕缓缓的降临了。

这是一个星月晦淡的夜晚,单薄的下弦月被厚厚的乌云遮挡,以至于厮杀了两天的凌州城楼上几乎是伸手不见五指。

“天真是越来越冷了”,裹了裹身上的红云大氅,心下颇有些不情愿的唐离无奈的向城楼下走去,边走他还不忘向身边跟着的那两个吏员道:“不行,现在晚上在城头轮值的军士被子还是太薄,另外,煮热汤的炉灶最起码也要多翻一倍才够,其它取暖的柴火也尽量供应足了。这样的天气里,硬抗是抗不住的。”

“没料到这天气一下子就变的这么冷,吐蕃人围城又太急,城内本就储备不足,如今既要支应滚木,百姓自己家也免不得要驱寒,柴火的支应就有些……”。

“小心着点儿,别把草人弄散了!”唐离手疾眼快的扶住一个脚下不稳,将要摔跤的民夫后,头也不回的道:“供应不足?供应不足就拆房!现在凌州唯一的任务就是守城,让那些住家合并,两户并一户,将腾出来的那间宅子拆了,大块的石头送上来做擂石,木料自然也就有了。总而言之,要保证城头物资的供应。”

见唐离语气不善,那两个吏员也就没有再说话,他们知道,现在这位满城称颂的郑公子心情正烦,所以也就无意于触他的霉头。

不错,唐离现在的确很烦,眼看着自己一手设计的“草人借箭”之计就要开始实施,偏自己还不能在城楼上观战,任谁遇到这样的事情也要大光其火。

事情的起因在于凌州军马使李光弼的一道军令——非奉他将令,目前负责城中总提调的荥阳郑离郑公子不得再踏上城头一步,尤其是战时更是如此。而这道特殊军令生发的原因却是因为唐离自己实在是太管不住自己了一些,也不知是什么原因,往日在长安,对待公务颇有些闲散,总是一副温文模样的唐离一上了城楼,一听到厮杀声就脑子发热,许是由于年纪太轻,身上血太热的缘故,每每在城头上他总是要做些“个人英雄主义”色彩极浓的事情来。

上午的那次仗剑厮杀自不用说,就是黄昏时的这次催打战鼓,胸中血猛然一热的唐离上去了就不愿意再下来,尤其当吐蕃人开始攻城,且敌军弓弩手的四成都将他视为第一打击目标时就更是如此,任李光弼怎么派人传令,高居鼓台的唐离就是抓住鼓槌不肯松手,非得自己敲着战鼓为厮杀的战士助战。好在托天之幸,虽然为他持彭排护卫的军士连换了三拨儿,唐离本人倒总算是安然无恙。

等吐蕃收兵,全身汗如雨下的唐离刚一下了鼓台,迎接他的除了军士们钦敬,信任的目光外,还有的就是李光弼铁青着脸色下达的这道军令。对于隐隐而起的关于唐离“得天庇佑,刀箭遇见他都会拐弯儿”的传言,李兵马使虽然嘴上不置可否,但心里却完全是嗤之以鼻的态度,而唐离也就这样丢掉了自由上下城楼的权利。

凌州城楼下,一队队征调而来的民夫正源源不断的将系好绳子的草人运上城头,在此过程中唐离一言不发,直到将要转到府衙前,刚才的那一切都看不见了,他才蓦然出声道:“让凌州城民并户前,让吏员们先张布告示解释清楚,另外,这些被拆房户要统计清楚,半点儿都不能乱。”